科技大補帖
eLearning

改寫醫療未來的 5G 新世代
2020.08.01

曾意儒/長庚大學資管系副教授,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得主,研究興趣為醫學資訊、大數據分析、資料探勘及臨床決策支援系統。

廖耕億/長庚大學資管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智慧醫創碩士學位學程主任,研究興趣為人機互動、使用者行為分析及智慧醫療管理等。

陳昱仁/長庚大學資管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資訊安全、無線通訊和行動商務等。

當學習演算法出現後,電腦開始可以從大量資料中,找出隱藏在資料背後的規律。這項突破象徵電腦可以模擬人類智慧,呼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這個熱門名詞。人工智慧已應用於多種場域,如金融業、製造業和科技業等。因為電腦擁有快速、穩定的特性,使得智慧運算可以全天候運行,且與人類判斷的準確性不相上下,甚至是更穩定且突出,因而成為曝光度極高的新寵兒。

人工智慧的精準運作需要大量數據的即時處理,資料的傳輸要求快速穩定,因此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越來越重要。5G 系統是由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訊部門(ITU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 ITU-R)所制訂的 IMT-2020 標準,其資料傳輸率為現行 4G 系統的數十倍,達到下行 20 Gbit/s、上行10 Gbit/s;網路延遲更低於 1 毫秒,也遠低於 4G 的 30~70 毫秒。藉由高資料傳輸率、低網路延遲、節省能源和降低成本等特點,5G 能夠連接大範圍的行動裝置,並達成過往無法實現的應用。

 

人工智慧已逐步應用醫療場域

在醫療場域中,人工智慧可應用在疾病預防、偵測、診斷或治療選擇優化等。隨著電子病歷的普及和電腦運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慧已累積足夠的資源從事自動化的學習,進而提升診斷與偵測的效能,帶來令人驚喜的成果。研究指出,許多臨床相關人工智慧模型的判斷正確率已與臨床醫師相當,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偵測、皮膚癌的診斷、微生物抗藥性的偵測及癌症風險評估等。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於 2018 年核准第一個應用人工智慧的醫療儀器 IDx-DR,這個裝置可以自行判讀視網膜影像並評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風險。當發現屬於中度以上病變時,才轉介給臨床醫師進行治療,其後更有超過十個應用人工智慧的醫療軟體與儀器通過上市許可。這類高正確率的人工智慧應用與儀器將會改變現有的醫療流程,除了可將患者依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判斷做初步分流,降低不必要的醫療人力資源消耗外,更可協助醫師在更短的時間做更正確的決策。

對於偏鄉地區,此類應用也可安排在第一線,緩解偏鄉醫療人力荒。除了醫療行為外,醫院的營運也大量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如應用物流機器人(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在醫院裡提供送餐服務。另外,也有其他類型的醫療機器人,兼具倒垃圾、消毒和攙扶病人等功能。在臺灣,也已有多家醫院積極發展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如長庚醫院成立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臺大醫院成立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等,更有多家醫院開立人工智慧門診,並建立人工智慧輔助檢驗系統,結合人工智慧與醫師專業,為民眾提供快速且精準的醫療服務。

 

行動裝置為醫療帶來行動力,達到全面性的健康促進

影響人們健康狀況的因子不只是各項檢驗與檢查數據,日常生活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環境因子等也與人們是否可維持健康狀態息息相關。過去,要系統性的蒐集此類資料並應用於醫療決策有諸多困難,如儀器的使用限制、資料的傳輸問題及醫院端的即時分析與回饋方法不成熟等,大大降低應用此類資料於促進健康的效益。

然而,已有調查指出,2018 年有近半數的消費者使用醫療 app 與仰賴穿戴式裝置記錄生理數值,預估在 2023 年可達到約 1000 億美元的市場。隨著行動與穿戴式裝置的普及,甚至是智慧衣、智慧病床的商品化,當人工智慧技術深入行動與穿戴式裝置時,成功促成了智慧醫療的行動化。

透過感測器長時間量測生理訊號,科學家已經研發出應用手機便可檢測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凝凍(freezing of gait, FOG)症狀,照護對象只需要將感測器黏貼在患者背後即可。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也針對醫療領域,發展 ResearchKit 和 CareKit,希望能降低醫院應用行動裝置提供醫療服務的門檻。在臺灣,已有多家醫院提供如糖尿病、心臟病的遠距照護服務,能即時偵測異常血糖、測量心電圖訊號並通知遠端照護人員。透過生理訊號的即時蒐集,傳輸到智慧型裝置進行立即的症狀偵測,形成未來長照機構的科技基礎設施。另外,也因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促成更多醫院願意投資與投入遠距醫療服務,更加速此類服務的推進。

 

5G 技術解決現有傳輸限制,使行動醫療有更多發展空間

而 5G 的高傳輸、低延遲和大量連結的特性可提供更多現行系統無法達成的應用,如在智慧醫療和遠距照護等領域。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的應用:在這些應用中,經常會有大量的 3D 物件和場景,透過 5G 系統能夠快速地傳輸這些物件,即時互動,可實現在 VR 環境中透過 3D 模型來進行遠距手術、遠距操控或模擬教學等。藉由 5G 系統即時高速傳輸高解析度手術室現場影像與病患生理資訊,也可在遠端利用 VR∕AR 進行手術教學。

◼︎解除遠距醫療因資料傳輸限制的封印:透過 5G 系統可即時傳送高解析度照片及高畫質影片,這可讓醫護人員在遠端就能清楚看到病患受傷的部位及病患的動作、表情等,大幅提升遠距看診、醫療的可行性。而透過 5G 即時復健指導,讓病患能夠直接在家中接受指導,進行復健,復健師也可直接清楚觀察病患的動作,提供修正建議。

◼︎遠距照護加值應用:5G 系統可連結大量設備,這可結合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術,收集各種感測器的資料,即時監控生理資訊與環境資訊,醫護人員也可在遠端隨時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這些收集到的大量資料,還可透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進行分析與回饋。

◼︎穿戴式裝置的大量應用:由於 5G 高頻寬與大量連結的特性,能夠支援大量穿戴式裝置之間的無線連結,包括智慧手錶和智慧眼鏡等,人身上可以配戴各式的感測器,隨時回傳最新的生理資訊,也能夠即時獲得後台的回饋資訊。

◼︎緊急醫療:在戶外進行的緊急醫療救護,透過無線通訊系統即時互傳資訊,讓救護車在運送病患的過程中,也能夠監控病患的情況,到醫院前就能提前做好醫療的準備。

 

智慧醫療的未來

隨著資通訊科技的進展,資訊系統、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行動裝置與物聯網及 5G 技術已逐漸改變傳統醫療行為的樣貌,但人工智慧與 5G 等技術並非萬靈丹,除了需要挑選適當的應用場域外,資料蒐集傳輸的隱私與資訊安全問題也是另一個難題,蒐集全面性的健康資料需顧慮諸多個人隱私問題,且資料在傳輸時也需有完整的保護,也因此有許多研究者發展應用區塊鏈於醫學資料傳輸的方法,如 Open Health Network 的 PatientSphere 等。

除此之外,大量資料是建立人工智慧模型的基礎,然而,蒐集大量跨機構且跨國醫學資料有複雜的隱私問題,也因此發展出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擁有資料的主導權,自己決定是否要分享資料給研究人員的「公民科學」模式。除了讓病人主導自己的病歷資料外,也有許多研究者致力於發展「分享模型」的方式,不經由資料訓練人工智慧模型,取而代之的是將另一個模型的智慧轉移至現有模型。

另一方面,有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的出現將會改變醫師在醫院的角色,若以自駕車比擬,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將車輛操控權全部交給人工智慧,在醫療場域也是如此。如何整合醫療專業與人工智慧技術,透過人機合作創造雙贏,將是決定智慧醫療發展的成功關鍵。

本文轉載自《科學月刊》第607期〈改寫醫療未來的 5G 新世代〉。

 

⇠上一篇:不一定存在銀行裡的 5G 金融服務

5G 出現後,無人機將怎麼飛?: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