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補帖
eLearning

科技與藝術交互輝映
電腦動畫的演進
2020.09.01

史明輝∕現任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主任,作品曾獲得艾美獎、金馬獎、金穗獎、臺北電影獎和亞太影展最佳短片等。

 

全世界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於 1995 年誕生,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花了四年多時間製作,發表前夕,在美國受到各界廣泛的討論,電腦這種科技產物,真能做出藝術型態的影像作品嗎?電腦可以說感人的故事嗎?從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所創下全球 3 億 7 千多萬美金的高票房來看,這個數字完全打破了電腦和藝術間那一條不可越界的鴻溝,證明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憂慮是多餘的,因此電腦動畫開始在電影界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開始改變了觀眾對動畫產品的好奇,電影界嗅到了商機,好萊塢電影公司也陸陸續續投入電腦動畫市場,迪士尼更是和皮克斯簽下了多部電影製作合約,連續幾年製作了《蟲蟲危機》、《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超人特攻隊》等膾炙人口的電影。夢工廠也緊接著與太平洋數字影像工作室(Pacific Data Images)合作,於 1998 年發行夢工廠的第一部電腦動畫長片《螞蟻雄兵》,奠定了往後《史瑞克》、《馬達加斯加》、《功夫熊貓》、《馴龍高手》等電影的成功。其他知名的案例包括在美國紐約的藍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原本只是做電視廣告的小公司,用低成本製作了《冰原歷險記》後,這部電影陸續製作了續集,它的歡迎程度也奠立了該公司在電腦動畫市場的地位。

▲作者執導之動畫短片《寂寞碼頭》,獲第 56 屆亞太影展最佳短片。圖片提供/史明輝

▲《願快樂》劇照,作者首部動畫短片,曾入圍義大利、泰國、羅馬尼亞、希臘等國影展,內容描述9歲的婷婷在沈重課業下,以想像力逃離教室,卻因此引發了大災難……。圖片提供/史明輝

 

數位化衝擊傳統動畫

動畫電影開始走入數位化,科技進入影視,撞擊了傳統長期不變的製作節奏,動畫百年來的學理基礎也似乎遇到了撼動,尤其數位科技所帶來的衝擊,從製作流程到美學理論,全面改變了觀眾欣賞動畫電影的角度,最大的衝擊莫過於堅守傳統手繪的動畫公司。從 1923 年迪士尼第一部有聲黑白卡通《汽船威利號》(Steamboat Willie)到 1937 年製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白雪公主與七矮人》,橫越過 80 個年頭的傳統工法和藝術美學,締造如數家珍的票房紀錄,至今仍然令人熟悉的迪士尼經典電影如《獅子王》、《小美人魚》、《阿拉丁》、《花木蘭》等。

在 1995 年後,傳統技法一夕間遇到了大麻煩,觀眾漸漸被高科技和嶄新的視覺效果給吸引;從逐格手繪到數位製作、從平面卡通到立體寫實、鏡頭可以自由穿梭在 3D 場景中、電腦可以運算出更逼真的視覺特效等等。科技處在現代電影中,不要說是動畫類型,即使實拍電影,電腦科技也幾乎無所不在。迪士尼所持續堅持的傳統製作,一向以王子與公主為題材的童話故事,在科技大量充斥著電影市場後,老迪士尼似乎已挽不回原本的觀眾群,動畫的手工藝術幾乎被科技藝術給打敗,在 2006 年迪士尼為了挽回即將失落的電影市場,做了重大的決定;宣布以 74 億美金的天價買下皮克斯,也等同宣告,老迪士尼的動畫之路也即將重整邁向電腦化的數位時代。而往後的 10 年(2006~2016),的確證明了迪士尼當初的決定是明智的。迪士尼重新把童話中王子與公主的故事用 3D 電腦來詮釋,買下皮克斯後由迪士尼製作的第一部 3D 動畫電影《魔髮奇緣》於 2010 年上映,為數位重建後的迪士尼締造了票房佳績、2012 年的《勇敢傳說》更是一舉拿下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畫長片、2013 年的《冰雪奇緣》不但拿了多項全球性大獎,更是破了多項影史紀錄,往後的電影《大英雄天團》、《腦筋急轉彎》、《動物方程式》等都陸續締造了亮麗的票房成績。

 

視覺模擬技術引發動畫變革

電腦動畫的發展從 1995 年至今已超過 20 個年頭,全世界超過數百部無以計量的作品隨時隨地都在發行當中,先無論是不是一部好看的作品,電腦動畫進展至今,畫面中要如何運用科技來結合藝術呈現,似乎不再是什麼重要的話題了,因為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電腦可以做的畫面,幾乎樣樣都行,但這一句話可不一定適用於過去的發展年代。例如 1995 年的《玩具總動員》,技術仍然處在塑膠似的運算方法、《蟲蟲危機》有了群體運動的模擬技法、《海底總動員》開始有了運算水和流體的技術、《怪獸電力公司》有了毛髮製作系統、《超人特攻隊》開始有製作人物和布料的成熟技術,至今所有可想像原本屬於藝術、物理形態的表現,幾乎沒有科技不能辦到和模擬的。

 

▲《怪獸電力公司》展現高超的毛髮製作技術。

 

就算是真人的實際動作,也可以藉由動態捕捉(motion capture)技術,將動態數據傳送到數位角色上,替代了原本動畫師的工作。這項技術在 2002 年發行了第一部寫實動畫電影《太空戰士》開始,在動態捕捉技術不斷的發展下,陸續製作了《北極特快車》、《怪怪屋》、《丁丁歷險記》等,雖然看似電腦動畫製作,但是其中動作的表演已不再依賴動畫師,取而代之的是用數據紀錄真實演員的表演。當這項技術運用到動畫初期,的確引起動畫界一片嘩然,爭相討論它可能造成動畫製作的一大改革,動畫師是否會遇到大量裁員的疑慮。但是從動態捕捉下所製作的電影票房來看,這項憂慮還是讓動畫師稍微鬆一口氣,大多數的觀眾在欣賞動畫電影時,對擬真動作的表演仍有些距離感,畢竟已經習慣動畫表演是需要更多誇張、重量、引力、擠壓、伸長等的基本元素,因此動態捕捉技術在動畫電影中似乎沒有佔到太多便宜。雖然如此,動態捕捉技術卻在 3D 遊戲和實拍真人電影中大放異彩,因為寫實是這項技術的特色。

除了動態捕捉技術外,電腦特效運用到實拍電影,製作範圍可以涵蓋到實拍電影中做不到的視效,包括虛擬場景、模型建立、運鏡方法、燈光與材質模擬、物理動態還包括風暴、火焰、海水、塵霧等,其精彩度和寫實度幾可亂真,從大家熟悉的電影《魔戒》、《哈利波特》、《蜘蛛人》、《鋼鐵人》、《侏羅紀公園》、《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等,甚至到戰爭片、科幻片和災難電影等。科技所帶來的逼真效果,對電影產業的影響之大可見一般。雖然科技影響了電影有如此般的豐功偉業,科技的衝擊至今並沒有停下腳步,更企圖改造觀眾看電影的方式與設備,如 2009 年 3D 立體電影《阿凡達》締造了影史以來無人能破的全球票房紀錄(註),超過 20 億美金的驚人數字讓電影界對 3D 立體的高科技設備感到興趣,捲起了另一波仿效的熱潮,雖然立體電影的概念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阿凡達》這部電影更進一部證明了科技影響視效的實力,從此後,好萊塢電影開始用立體雙鏡頭拍攝,電腦動畫電影更是一窩蜂全面製作 3D 立體版本。即使如此,科技的進展對影視的研發仍在進行式,例如當今虛擬實境的科技漸漸盛行,相信在電影界又會掀起另一波高科技的觀影風潮。

 

▲電影《阿凡達》劇照。圖片來源/Flickr,https://flic.kr/p/CN4V8X

科技與藝術相輔相成

電腦動畫之所以可以普及和盛行,是因為個人電腦的速度在這20幾年間變得越來越快和廉價,現在市面上的每一台個人電腦要做出一部像樣的動畫作品似乎沒有太多難度。反觀作者在 1995 年赴美專研電腦動畫期間,個人電腦還未起步,要操作動畫相關軟硬體必須使用昂貴的大型工作站等級才行,而這些設備只可能在相關系所學校或大公司才能接觸到。當初的電腦沒有太人性化的介面,使用者需要有基本電腦語言的知識如 Linux。這對許多學藝術的學生而言,在操作上仍然要和數學搏鬥,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個人電腦慢慢普及,人性化的介面對現在學動畫的學子來看,使用電腦跟會不會程式語言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使用介面的操作如同服務生在餐廳點菜單一樣,只是按按滑鼠、打打鍵盤而已,讓現代學動畫的人而言,電腦有如畫家的筆一樣,使用上是如此的自然與方便。

作者從早期到現在所接觸的 3D 軟體包括 Alias、Softimage、3D Strata、3D MAX、Light Wave、Maya、Houdini、Z brush、Cinema 4D、Blender 等。有些軟體因時代的競爭消退,但也有些軟體至今仍然很具競爭力。例如廣受喬治盧卡斯的光影魔幻工業(Industrial Light & Magic)特效公司所使用的 3D 軟體 Softimage,製作過無數部知名電影特效電影,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星際大戰》系列。隨著市場技術研發的競爭,Softimage 於 2015 年後已停止發行,也意味著這套陪著許多 3D 使用者,曾經佔據主流市場超過 20 年的軟體已宣告退出。可見科技的發展也帶動了軟硬體設備的激烈競爭,動畫業和遊戲業至今仍然是各家 3D 軟體公司急於搶攻的攤頭。

無論現在 3D 軟體的競爭市場如何,電腦對製作動畫而言畢竟是一套工具,雖然與日增進的技術影響著電腦動畫的製作方式,使操作更為簡便並縮短製作時間,但無論再怎麼高談闊論高科技是如何偉大之餘,動畫的本質畢竟還是一種創作,就其內容的創作形式,仍要回到創作者本身,給予動畫是什麼樣的創意內容?什麼樣的藝術表現?什麼樣的動人故事?當我們將高科技的外殼脫去之後,這個產品還能剩下什麼?相信人有個基本的內在本質是無法因科技而改變的,那就是「生命」。換句話說,藝術雖不能用數字來精確計算,而數字卻可能演化出有趣的生命藝術,最後我們用知名動畫大師──皮克斯創始人拉薩特(John Lasseter)的座右銘作個結尾:「藝術挑戰著科技,而科技卻啟發了藝術(The Art Challenges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Inspires Art)。」這句話可說是當今從事電腦藝術創作者的最佳寫照。

註:《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於 2019 年正式打破《阿凡達》在 2009 年創下的影史最高票房紀錄。

 

⇠上一篇:越顯清晰的影像——電影放映科技之現況

越來越數位——電影特效的演進: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