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補帖
eLearning

心臟微弱的生理訊號
——利用心電圖辨識身分
2021.10.15

沈祖望/威斯康辛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曾獲選史丹福臺灣醫療人才培訓,常進行跨領域研究,積極參與醫療設計之相關議題。

 

根據國外科技研究中心(Interstate Technology & Regulatory Council, ITRC)的報告,越來越多的身分竊取犯罪案件,像是 ID 被偷取、帳戶被盜、密碼遭竊等,所以資訊安全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課題。根據統計,世界上平均每 4.3 秒鐘就有人的身分被他人盜用,目前最常用的資訊保全方法是利用密碼保護,但是密碼容易被人破解、盜用或是不小心遺忘,而生物辨識就是可以取代密碼,提供更方便、更安全、不會遺忘的解決方案。

生物辨識是利用人體的特徵去做身分的辨認,尋找每個人不一樣特徵元素,利用自身的特殊指標來分辨個人。所謂的人體特徵可以包含簽名、動作行為、生理特徵、影像特徵和基因序列等,而常用的生物辨識包含行走的步態、聲紋、臉部特徵、臉部表情、指紋、掌紋、血管紋路、虹膜、眼底視網膜和 DNA 等辨識。用此方法辨認身分,其安全性與便利性會勝過以前只靠密碼的資訊系統,而且科學家還在積極繼續尋找更佳的生物辨識元素,讓生物辨識技術更加多元與成熟,而心電圖身分辨認就是一種新的生物辨識元素。

 

什麼是心電圖?

心電圖是心臟傳導系統在進行離子交換時,帶動整個心臟肌肉纖維而產生運動,進而發出微弱的神經電生理訊號,此微弱的訊號會擴散至全身,若將心電圖記錄器的電極連接到身上不同的部位,就可描繪出「心電圖」,是今日心臟科醫生很重要的診斷指標。

心臟中的單一細胞有律動的特性,進而形成整個心臟產生整體律動。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發現一個以非侵入式的方式觀察心臟器官的方法,是運用埃因托芬三角形,將心臟的電偶包在三導程形成的向量三角形中,以不同的投影方向來觀察心臟組織是否正常。埃因托芬把心電圖中的一系列波分別命名為 P 波、Q 波、R 波、S 波和 T 波,並且描述了一些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心電圖特點。其中P波為竇房結啟動的點,代表心房去極化(心房收縮);QRS 為心室去極化(心室收縮);而 T 波為心室再極化(心室舒張)現象。他於 1924 年榮獲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由此可見心電圖對醫療上產生了極大的貢獻。醫師可以用心電圖從不同的面向、方向去判斷心臟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面向越多越能精確定位病灶所在,故從一開始的三導程,進展至十二導程。十二導程包含有極性的六個導程,在加上六個單電極的導程(V1、V2~V6)所形成,在胸口前將心臟圍繞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檢查。心電圖檢查十分安全,不會傷害人體,包含孕婦與胎兒都可以進行心電圖量測。

目前來說,心電圖最常被使用在醫療與健康照護上,而心電圖記錄的方法是用導電電極接到身上,形成迴路,描出心電圖,它是一種微弱的電壓訊號,心電圖的波形大約是 1 毫伏(millivolt, mv),也就是 10-6 伏特(volt)。然後藉由放大器把它放大,放大至大約 1,000 倍後讓電路可以讀到這種自體微量的電生理訊號,再運用訊號處理技術,可以計算心跳次數與解析不正常心跳。在醫療診斷上,由於每個人一日心電圖總量相當龐大,且型態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對醫師工作量是相當的負擔,所以醫療上的發展趨勢,是運用人工智慧或是機器學習技術輔助醫師診斷。

 

從醫療化作身分辨識

心電圖從原來醫療用途化作身分辨識之用,是大約在 1996 年才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一開始大家並不認為心電圖是一個生物辨識的元素,主要原因是覺得心電圖會隨著生理狀態不同而產生變化,而心跳快慢變化與心律不整等不確定因素,會讓心電圖成為身分辨識的元素有所疑慮。但是隨著研究持續的發現,證明心電圖生物辨識的獨特性、與時間上的持續性。心電圖生物辨識優點很多,正常人心電圖受心臟的位置、大小、解剖結構影響,此外,性別、胸部形態、以及整個胸腔結構讓心電圖有特異性,難以被仿造。對比於有些生物辨識可能在實務操作時會被破解,例如虹膜辨識可以藉由隱形眼鏡改變,臉部辨識可以被照片或 3D 列印所取代,指紋也可以被矽膠所複製,同卵的孿生兄弟姊妹具有相同的 DNA,所以複合式的生物辨識會是未來的主流。而心電圖扮演活體測試的角色,就算是 DNA 相同的人,其心電圖波形仍不相同,所以它是確認活人受測的重要元素。

 

▲心電圖不僅可以做醫療診斷還可以作為身分辨認之用。

 

心電圖辨識總括來說,有以下優點:❶心電圖是一個電訊號,無法被肉眼所看見,故當被辨識者離開辨識系統時,訊號不見了,不會遺留訊息給其他人竊取,或用照相的方式破解;❷心電圖是一個活體測試必要的元素,也就是當被辨識者活著時後才有心跳、才能被測試,讓生物辨識適用所有族群,其中包含身體有缺損的族群,通用性高。❸統計指出,心電圖辨識的特徵與身高、體重、BMI 只有低度相關,有其穩定性與特異性。❹心電圖是醫療記錄裡存在的元素,很適合醫療資訊加密與居家照護之用。❺心電圖有高度整合性,可以與其他身分辨識合併使用,在兩隻手上任意取點就能量測,不需要脫衣服量測,有其易用性。

 

 

心電圖跟脈搏波是完全不相同的,脈搏波最常見於智慧手錶,在手錶後面運用光線照射血管,由於血管在跳動時產生厚度形變,因此對光線產生不同的吸收量,藉此偵測血流造成的血管搏動變化,可以用於計算心跳數與心電圖為電生理訊號,其產生之原理與醫療上診斷意義均不相同。心臟在律動時,會產生出這兩種生理訊號,但不是同時發生,是有先後順序。心電圖可同步反映心臟收縮循環,而脈搏波為血液透過體循環,循環至量測點的血管律動情況,故本身也包含血管的特性、彈性與血壓的複合表現,與心電圖比較是彼此不同步的。一般來說,具有測量心跳的功能的智慧型手錶,有可能是運用光線量血管的脈搏,也可能藉由同時碰觸左右手而量出心電圖,其原因是心電圖的量測是要形成迴路,唯有迴圈才能形成電流。故心臟就如同人體電池,沒接上迴路是沒有電流的,不能量出心電圖。

 

心律不整或運動後

當使用者有心律不整問題或因為運動而心跳加速的情況下,其心電圖是否依然能辨別身分呢?答案是肯定的。診斷疾病用的心電圖特徵,與身分辨識所用的心電圖特徵並不相同,心電圖身分辨識所用的特徵必須保持一致性與可連續被量測性,例如 QRS 複合波相對於其他心電圖部分,能在心跳速率改變時,提供更加穩定的觀察元素。在醫學上,一個人若患有心律不整疾病時,並非所有的心跳都是心律不整的波形,仍然有很多正常的心跳,辨識時可以將正常與不正常的心跳同時考慮,就能讓身分辨認順利進行。此外,一般心臟支架手術也並不影響其身分辨識。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心電圖模式。

 

另一方面,心跳速率隨運動改變的問題,在最近科學家已經找到方法並逐步解決,所以有越來越多心跳的修正法出來,讓心電圖身分辨識更貼近市場用戶,例如運用波形斜率的修正法、混沌理論的修正法和三角函數投影法等,可以讓正常運動下的心電圖仍能正確辨識身分,可以預期的是,科技會繼續突破下去,並提高現有的系統辨識度與加快辨識時間。

 

▲不同心率會造成心電圖些許的差異。

 

在生理學上,心臟竇房結會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控,心電圖生物辨識更可以搭配心率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在辨認身分時,能夠分析出使用者的情緒與生理狀況。心率變異是運用心跳節律的變異性,計算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興奮情況與其調控機制,這讓心電圖身分辨識的應用範圍更加的廣泛。上述的架構也能應用在手機上,未來量心電圖可以像講電話這麼自然,利用手機上的心電圖傳感器就能辨識,並分辨使用者的情緒,讓科技更貼近人性。

由於人們渴望使用更便利的身分辨認方法,所以生物辨識必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每單一的身分辨識元素都有其侷限性,所以未來預計會朝向複合式的身分辨識元素發展,複合越多元素將會提高安全性,避免偏差,使不確定的影響因素慢慢下降。且複合式的身分辨識的元素可以互補其缺點,搭配活體檢測以杜絕新層次的犯罪模式,因此複合式的身分辨識系統是未來的趨勢,在物聯網的時代中,可以帶給使用者最大的便利性,並同時保全個人的隱私。

 

⇠上一篇:免於爆炸的威脅——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隱藏在靈魂之窗內的細節——虹膜辨識: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