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分裂與核融合
高崇文∕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高能物理。
原子核也能被裂解:核分裂
核分裂(nuclear fission),是指由原子序數較大的原子核,如鈾(uranium, U)與鈽(plutonium, Pu)分裂成兩個或以上的原子序數較小原子核。核分裂是由邁特納(Lise Meitner)、哈恩(Otto Hahn)及弗里施(Otto Frisch)等科學家於 1938 年發現,而核分裂的發現過程其實充滿曲折離奇。
1934 年,義大利科學家費米(Enrico Fermi)認為利用慢中子撞擊釷(thorium, Th)與鈾所得到的具放射性物質,是原子序高於鈾的新元素。然而當時的德國女化學家諾達克(Ida Noddack)對此想法不以為然,她獨排眾議,認為該物質應是原子序低於鈾的元素,換言之,釷跟鈾元素是被裂解開來!不過由於慢中子傳遞到鈾元素的能量實在很低,難以想像釷與鈾居然能輕易被裂解,所以當時物理界對於諾達克的異議完全無法認同。雖然費米在 1938 年因為此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物理獎的肯定,但隨後居禮(Irène Joliot-Curie)卻發現這些超鈾元素的化學性質與週期表的預測完全不吻合,著實讓科學家們傷透了腦筋。最後還是由奧地利女物理學家邁特納找到了答案。
解答核分裂機制
邁特納是出身於奧地利維也納的女科學家,1933 年時,因身為猶太人而使她喪失在德國柏林擔任教授的資格。而當 1938 年奧地利被德國吞併後,她更被迫逃亡到瑞典,在諾貝爾研究所(Nobel Institute)繼續她的研究工作。
同年 11 月,德國物理學家哈恩與邁特納在丹麥哥本哈根會面後,回到柏林與助手史特曼(Fritz Strassman)進行實驗,確認鈾被慢中子轟擊後,的確會裂解成鋇(barium, Ba)和鎝(technetium, Tc),而且此過程的產物質量總和小於原先鈾的質量!對實驗結果到不解的哈恩,曾寫信給邁特納,表達自己的疑惑。
後來,邁特納和她的姪子弗里施利用波耳(Niels Bohr)的原子核液滴模型(liquid drop model)進行計算,發現當中子撞擊鈾-235 的原子核後,原子核內部在吸收中子的能量後產生劇烈的啞鈴狀震盪,導致原子核結構會因震盪過大而瓦解,產生出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並釋放出 2~3 個新的中子(圖一)。裂解後的兩個原子核總質量小於最初的鈾原子核,此微小的質量差變成了能量。當邁特納透過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方程式 E=mc2,計算出每個裂變過程中原子核會釋放 2 億電子伏特(eV),相當於 3.24×10-11 焦耳的能量。
▲圖一:核分裂過程。鈾-235 被中子撞擊後,因吸收一個中子,轉變為鈾-236,後續鈾–236 分裂為兩個較小的原子核:氪-92(krypton-92)、鋇-141(barium-141)及三個中子。下方為核分裂的反應式。
據說當波耳得知此結果後感嘆道:「啊,我們真蠢啊。」而 1939 年邁特納和弗里施共同發表的論文《中子導致的鈾的裂體:一種新的核反應》(Disintegration of Uranium by Neutrons: A New Type of Nuclear Reaction),首次提出核分裂的理論基礎。弗里施將此現象命名為核分裂(fission),而哈恩也因為發現核分裂現象,三人共同獲得 1944 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1945 年頒發)。
核分裂產生強大能量的來源:核連鎖反應
事實上,單一個核分裂過程並不會釋放大量的能量。核分裂之所以能夠釋放巨大的能量,其實是仰賴 1933 年由匈牙利核物理學家西拉德(Leo Szilard)構想提出的核重核原子足夠多,將會瞬間釋放大量的能量,原子彈便是應用核分裂的這種特性。
可以產生核連鎖反應的化學元素同位素稱為核燃料,其中最重要的是鈾-235 及鈽-239。尤其鈽可以與其他物質以化學手法進行分離,相比鈾-235 必須使用物理手法從鈾-238 中分離的方法來得便宜許多,所以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中,除了鈾-235 以外,也會採用鈽當作原子彈的原料。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於當時美國的濃縮鈾只足夠製造一枚鈾核彈,因此只有投放於廣島的「小男孩(Little Boy)」原子彈是利用鈾-235 製造;至於 1945 年 7 月的第一次核試驗代號「三位一體(Trinity)」中使用的「小玩意(Gadget)」原子彈及投擲到長崎市的「胖子(Fat Man)」原子彈,則都是使用鈽作為內核。
▲圖二:核連鎖反應。鈾-235 被中子撞擊後吸收中子,分裂成兩個較小的原子後,再釋放出三個中子。其中一個中子被鈾-238 吸收後不再進行反應;另外一個中子則沒有碰到任何原子,也同樣不再反應;最後一個中子則再撞擊另一個鈾-235,並持續重複此連鎖反應。
不只能做武器,核分裂也可以用來發電
戰後科學家開始發展核能發電。核能發電是將核分裂產物的動能轉換為熱能,再加熱工作流體驅動熱機,進而產生機械能或是電能。至於核能發電應用中所使用的核燃料中,鈾-235 的含量通常很低,大約只有 3~5%,因此不會產生核爆註 1。但核電廠仍需要對反應爐中的中子數量加以控制,以防止功率過高造成爐心熔毀的事故。讀者耳熟能詳的三哩島核泄露事故(Three Mile Island accident)、車諾比核事故(Chernobyl disaster)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disaster)都是爐心熔毀所造成。
核能發電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核廢料,特別是使用過後的核燃料,因具有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理,會嚴重影響環境與人體健康。核廢料除了放射性問題之外,核反應爐產生的用過核燃料(spent nuclear fuel)中,大約 1% 是鈽元素,當中又有約三分之二是鈽-239。由於鈽是一種放射性毒物,因此在操作及處理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核能發電廠核廢料的清除及冷戰期間所打造的核武建設等,在核武裁減後都延伸出日後的核武擴散及環境等問題,這也是傳統核分裂發電方式逐漸不再受歡迎的原因。
原子也能像積木拼裝組合:核融合反應
除了核分裂,其實還有一個能夠釋放巨大能量的核反應:核融合(Nuclear Fussion)。核融合是指將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結合而形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兩個輕的原子核雖然都帶正電荷而彼此排斥,但當兩個能量夠高的原子核迎面相遇時,它們就能相當緊密地聚集在一起,其中的強作用力(strong interaction)能夠克服庫侖斥力聚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舉例來說,兩個氚(tritium, T)原子(由一個質子與一個中子所組成)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會生成一個氦 3(由兩個質子與一個中子所組成)與一個中子,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當重核質量比反應前的輕核質量總和小時,會根據 E=mc2 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英國科學家愛丁頓(Sir Arthur Eddington)在 1920 年代主張:質子融合成重核是太陽及其它恆星燃燒時產生的能量來源。但當時太陽的溫度被認為太低,並不足以克服庫侖障壁(Coulomb barrier)註 2。而直到量子力學發展之後,發現質子可以經由波函數的量子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ling eect),穿過排斥障礙,可以在比傳統預測較低的溫度下進行融合反應。但是質子—質子鏈(Proton-Proton chain,圖三)的完整過程一直要等到 1939 年,才由德國科學家貝斯(Hans Bethe)才勾勒出全貌,貝斯後來因為這項成就獲得 1967 年諾貝爾物理獎。
▲圖三:質子—質子鏈反應。首先由 2 個氫原子融合為氘,1 個質子釋放出 1 個正電子和 1 個微中子,再成為中子,氘再和另一個氫原子合成氦同位素氦-3,最後再與另一個氦-3 形成氦同位素氦-4。
核融合反應如何進行?
如果要進行核融合反應,首先必須使原子核和電子分開,處於此狀態的物質稱為電漿(plasma)。由於電漿會快速飛散開來的特性,所以必須先將其「閉鎖(confinement)」。使電漿閉鎖的方法有許多種,太陽內部是藉著巨大重力使電漿封閉,而在地球上則必須採取別的方法,例如利用磁場。當電漿帶電時,電荷會被捲在磁力線上,因此只要製造出磁場,就能夠將電漿閉鎖,使它們懸浮在真空中。
另一個閉鎖的方法稱為慣性閉鎖(inertial confinement,圖四),此概念是在極短時間內,將多束高能量的脈衝雷射,同時照射在由氘(deuterium, D)與氚混和製成的固態球狀核燃料上。當雷射照射在燃料層的外層時,將燃料球外層加熱成電漿,並產生爆裂。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外層爆炸的反作用力,形成震波向內傳播,造成內爆,壓迫內部的氘與氚形成高壓高溫,再誘發核融合反應。
▲圖四:慣性閉鎖反應。第一階段以雷射光束(藍色箭頭)快速加熱核燃料的表面,在周圍形成電漿;第二階段為核燃料因表面爆裂(橘色箭頭)產生向內的反作用力(紫色箭頭)而遭到擠壓;第三階段是當燃料核的密度為鉛的 20 倍,且溫度到達一億℃;最後一階段則為壓縮後的核燃料產生的熱量快速向外放射,產生的能量是雷射光束打在核燃料上的數倍。
核融合研究所面臨的難關與未來
核融合靠的是核子之間的強作用力。雖然強作用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但是所及的範圍卻僅止於 10-10~10-13 公尺左右,質子和中子必須接近至此範圍時,強作用力才會發揮作用,發生核融合反應。由於原子核帶正電,彼此會相互排斥,因此很難使原子核接近彼此。若要克服其相斥的力量,就必須適當控制電漿的溫度、密度和閉鎖時間,三項條件缺一不可。溫度越高、密度越大,閉鎖的時間越長,彼此接近的機會越大。但是要創造出這樣的環境往往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而且極難控制,所以遲遲無法達到商業化的目標。
人類從上個世紀 50 年代就開始認真研究發展商用的受控熱核融合。在經過 60 多年的嘗試後,迄今最有希望的是由美國採用雷射閉鎖的國家點火裝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與位於歐洲採用磁閉鎖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時至今日雖然尚未達標,不過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也許有朝一日,人們可以見證到商業化的核融合發電呢。
註 1: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的定義,濃度低於 20% 的鈾-235 為低濃縮鈾(核電廠發電使用的濃度為 3~5%),20~85% 稱作高濃縮鈾,大於 85% 則為武器級高濃縮鈾。
註 2:庫侖障壁是指兩原子核在接近至可進行核融合時,所需克服的能量障礙。
⇠上一篇:現代科技生活的墊腳石——半導體
免於爆炸的威脅——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下一篇⇢
本文轉載自《科學月刊》2020 年 3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