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補帖
eLearning

摩爾定律已到盡頭?
2021.12.17

張敏娟/輔仁大學物理系專任副教授。

 

摩爾定律(Moore’s Law)是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高登.摩爾(Gordon Moore)在 1965 年提出的,他是這樣說的:「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 24 個月便增加一倍。」後來,這個說法當中的時間期限,被縮短到英特爾執行長大衛.豪斯(David Hauss)所提出的 18 個月。

 

▲圖一:高登.摩爾於 1965 年提出摩爾定律。圖片提供/《科學月刊》,圖片來源/Flickr-OnInnovation,https://reurl.cc/L7O93K

 

簡單的說,若在相同面積的晶圓下生產同樣規格的 IC,隨著製程技術的進步,每隔 18 個月 IC 產出量就可增加一倍,換算為成本,即每隔 18 個月成本可降低五成。言下之意,就是 IC 技術每隔 18 個月就會有一個大幅的跳躍成長。

摩爾定律是簡單評估半導體技術進展的「經驗法則」,不是依據什麼高深的半導體理論。然而,這個經驗法則,竟然神準的預測了50年的半導體走向。

 

以隨身碟為例的演變

在 2015 年,摩爾定律滿 50 週年的時候,有許許多多的回顧文章,在討論著驚人的數位時代進展。以生活上常見的物品「隨身碟」為例。市場上每隔約 18 個月,就會出現大小不變,價位不變,但是儲存容量翻倍的隨身碟。從早期的 128M、256M、512M,演進到 1G、2G、4G、8G、16G、32G 等等。電子商場學乖了,避免囤積過時的隨身碟,每隔一陣子降價出清舊款,補充新款,讓店裡保持現金競爭力。消費者也學乖了,一次只買一個隨身碟,永遠等著更好的隨身碟在不久的未來出現。

隨著時代演進,雲端硬碟流行,檔案在網路上備份、分享、共筆漸趨成熟,電子信箱容量不足也更推了這個趨勢一把。還有,電腦軟硬體進步的速度快,更新與壞掉的速度也快,加上病毒與駭客的搗蛋,每18個月換電腦的痛苦過渡期,用雲端硬碟可以稍微減緩資料備份的痛苦。

便利商店的市場敏感度高,推出免隨身碟列印。要簽名的文件、要執行專案的細節、要練習的樂譜、要交的作業,在家中電腦做完檔案,或是從手機下載檔案,上傳到 7-11 的 ibon 或全家便利商店的 FamiPort,透過回傳的檔案代碼,挑家裡附近的任意一家便利商店連鎖店,印出來,繳費,完成。家裡省下買雷射印表機的錢,經濟又實惠。

不過,雲端硬碟的存取仍有網路不穩的風險。外出演講或報告,帶著隨身碟備用會比較安全。萬一網路狀況不佳,下載檔案時間過長,讓一群等著聽演講的觀眾失望,有失專業。利用雲端列印,也有便利商店的影印機處於維修狀況的風險。隨身碟帶著,還有緊急求救的機會。

 

今昔大學課程、演講與手機對照

[昔一]筆者 18 歲的時候(1993 年),大一的計算機概論,用透明塑膠片做成的投影片上課。投影機是又大又重的機器,上課時教授把薄薄的、透明的塑膠片放上投影機,投影出文字或圖形在黑板上。

[今一]現在都是全班帶去電腦教室,一人一台電腦,上機當場練習寫程式。

 

[昔二]1993~1999 年,大學教授製作投影片演講,是先電腦打字,用印表機印出紙本,再用影印機影印在塑膠片上。演講補充資料時,用有顏色的麥克筆寫在投影片上。每年丟掉數不清的塑膠投影片。

[今二]現在的大學,幾乎每間教室都是用電腦接上數位講台,無線上網,投影機將電腦螢幕投影到可以控制升降的白幕上。每間教室也有一隻定期保養的麥克風、一台定期檢查的電腦、一隻簡報筆控制投影片。教授每年的投影片可以修改,就算刪掉檔案,也不會有實體的浪費。

 

[昔三]1993~1999 年大學生沒有手機,在 1999 年後手機普及,但是那時手機功能只能打電話,還不能上網,更沒有 APP。

[今三]現在大學裡每個大學生人手一機,不但全校到處有 Wi-Fi,學生也能辦上網吃到飽。APP 非常多,輔助學習的工具盛況空前。點名、交作業、做練習題、看教學影片、玩遊戲,都是用手機 APP。現在每個人出門必帶的東西,除了鑰匙、錢包之外,就是手機了。

 

其實筆者還可以繼續列舉幾百件今昔差別,限於篇幅,以下省略。比較今昔的目的是要說明電腦與行動裝置越來越小、越來越便宜、越來越普及,學習的場所慢慢的從學校教室移出,從專業實驗室移出。

教育革命,靠著科技進展,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包含翻轉教室與磨課師(MOOCs,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的推動。創意、創業、創客,在知識取得變得容易之後,共同實作的場地與夥伴,就打破了年齡層與職業別的限制,臺灣的創作魂,被勾了起來。這都得靠科技業的摩爾定律,生生不息的降低高科技硬體的價格與提高電晶體的效能。

 

量子穿隧效應

2016 年 5 月 13 日,美國的 MIT Technology Review 出現一篇〈摩爾定律已死,接下來呢?〉(Moore’s Law Is Dead. Now What?)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手機上的各種 App,複雜的程式計算功能都能運作順利,主要是電腦晶片效能快速成長的功勞。沒錯,只有晶片計算效能優異,才能通通下載這些 APP,放入手機中,並且運作順暢。讓人們可以更方便地掌握生活所需的資料,例如:火車與高鐵的訂票、隨時同步的雲端行事曆、照相機、臉書等等。

令人擔心的問題是:不斷將更多的電晶體塞到一個晶片中的摩爾定律,極限是否將至?英特爾將其 10 奈米的製程從 2016 年延到 2017 年,市場就開始談論這個摩爾定律死亡的時間。甚至提出 5 年後壽終正寢的預言。摩爾定律為什麼會死?這是因為電晶體縮小到 10 奈米會到達物理極限,即量子穿隧效應。當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非常接近,像三明治一樣夾住閘極,當閘極尺寸縮減到 10 奈米,會引起量子穿隧效應。

在量子力學裡,量子穿隧效應為一種量子特性,就是像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過它們本來無法通過的「牆壁」的現象。粒子在微觀尺度下,波的特性會明顯地顯現出來。粒子以物質波形式行進,此時物質波是個機率函數,在通過某個位能「牆壁」時,一部份物質波反射、一部分物質波穿透,物質波穿透時會有穿隧電流。

在電晶體只有 10 奈米時,從源極直接穿隧到汲極的電流,會在電晶體關閉的時候進行電流流動,造成較大的發熱效應與消耗較多的電力。市場上依然希望發展更厲害的無人飛機、自動駕駛車、手機、物聯網、機器人等,這些都需要複雜計算、又需要小巧,沒了更厲害更輕巧的電晶體,可怎麼辦才好?

 

摩爾定律不死

摩爾定律真的會死嗎?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2016 年 10 月 17 日,韓國三星官方宣布 10 奈米製程量產。三星的 10 奈米 FinFET 製程採用先進 3D 晶體管結構,相較三星 14 奈米製程晶圓效能將能提升 27%、功耗減少 40%、每晶圓晶片數量將能提升 30%。

2016 年 12 月 28 日,臺灣台積電官方宣布 10 奈米製程可以量產。在中科園區經過三次環境評估,終於通過。台積電似乎可以在 2017 年以贏者全拿的姿態橫掃訂單。

2017 年 1 月 6 日,美國英特爾執行長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發表會上拿著二合一電腦,其中搭載英特爾 10 奈米處理器 Cannon Lake,向三星與台積電等競爭對手宣示意味濃厚。科再奇也強調,摩爾定律仍舊運行著,在 10 奈米時仍不會被中斷是肯定的,且科再奇相信至 7 奈米、5 奈米摩爾定律依然可以持續。

10 奈米製程除了必須提高電晶體的運行速度,也必須降低能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伺服器晶片內加入更多核心,或者在 GPU 內加入更多執行單元,隨之而來的才能降低整體電晶體成本。綜合以上三個新聞,看起來三星、台積電、英特爾,仍然順利讓 10 奈米電晶體量產了。而且,台積電、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三星等廠商也積極籌劃 7 奈米製程。

 

▲圖二:安裝於電路板上的電晶體。圖片提供/《科學月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三:電晶體上的晶片。圖片提供/《科學月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未來展望

目前有幾種被提出可以繼續摩爾定律的方法,一、改變電晶體閘極的幾何形狀,避免量子穿隧效應。二、找出矽的替代品,例如石墨烯、拓墣絕緣體、奈米碳管電晶體等。三、讓晶片工作強度更強,例如發展多核心晶片、改變儲存技術。四、計算方式改變,例如量子計算,類神經網路方式運算等。

時至今日,摩爾定律仍然老當益壯,沒打算壽終。不過,摩爾定律的黃昏,帶來機遇、混亂和大量的摧毀性創意。未來 5 年,到底誰能用什麼方法帶領新一波科技的進步,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IPCC AR6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現代科技生活的墊腳石——半導體:下一篇⇢

本文轉載自《科學月刊》2017 年 2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