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補帖
eLearning

改變世界的材料!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玻璃故事
2022.07.01

謝育哲/瘋狂迷戀 IKEA 鯊魚的男子,《科學月刊》主編。

 

本(616)期《科學月刊》的玻璃專輯要帶大家走進時光隧道,從時間迴廊裡看看玻璃對科學發展的影響。不過我們還是要先幫讀者科普一下玻璃相關的知識,例如玻璃是什麼?常見的玻璃型態與特色?以及玻璃的加工方式。

 

Q1 什麼是玻璃?

玻璃是一種非晶固體(amorphous solid),雖然看起來是固態,但其分子是類似液態分子的不規則排列方式,不像一般固體分子排列整齊且具有一定的規則。常見的玻璃是由二氧化矽、碳酸鈉、石灰等原料經過高溫融化而成。此外,為了改良玻璃或特殊需求等,有時會在玻璃中加入其他的原料,例如硼砂、石灰(氧化鈣)、碳酸鈉、碳酸鉀、氧化鉛等,製成各種特性的玻璃。

 

 

Q2 常見的玻璃有哪幾種?它們又有哪些特色呢?

玻璃根據材料的不同,可以分成鈉玻璃、鉀玻璃、鉛玻璃、硼玻璃、石英玻璃等。

鈉玻璃是最常見的玻璃類型之一,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碳酸鈉、石灰,外觀帶有些微的綠色,特色是硬度大、可耐高溫、成本低廉,是一般門窗玻璃的選擇。

鉀玻璃的成分為二氧化矽、碳酸鉀、石灰,其透光性較鈉玻璃佳,硬度高,且不容易受到酸鹼侵蝕,適合製作成試管、燒杯、藥瓶等化學容器。

鉛玻璃是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鉛,可增加玻璃的折射率,讓玻璃看起來如水晶般閃亮,敲擊時會發出高頻的聲響,且質地較軟,適合琢磨,常見的水晶玻璃就是鉛玻璃的一種。

硼玻璃的成分為二氧化矽、硼砂、石灰。硼玻璃透明度低、硬度大、耐高溫,是耐熱器皿與玻璃藝品常使用的材料。

石英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矽組成,是一種耐高溫、耐酸鹼,且具有優異可見光透光度的玻璃,常見用途為各種儀器與器具的視窗。

 

Q3 玻璃該怎麼製作?

玻璃是利用熔融(fusing)的方式,以窯爐或噴火器等加熱工具,將原料熔解成具流動性的玻璃膏後塑形製作而成。一般來說,玻璃原料的熔點在 1,400~1,500℃ 左右,熔融的時間約 12~14 小時。此外,材料的大小也會影響熔融的時間,例如玻璃板、玻璃棒、玻璃顆粒、玻璃粉末等熔融的時間從數秒到數小時不等。

 

Q4 玻璃的加工方式有哪些?

玻璃工藝的加工,主要分為熱加工(hot work)與冷加工(cold work)。前者是指玻璃材料在窯爐中的高溫熱熔狀態下進行加工,也稱為窯口作業;後者則是指玻璃材料於常溫下進行加工。

 

 

 

常見熱加工種類

‧ 手吹法(hand blown):在窯爐中以吹管捲取玻璃膏後,再從吹管另一端吹氣,撐大玻璃體並加以塑形。

‧ 模吹法(mold blown):以吹管將玻璃膏放入製作好形狀的中空模型中,再從吹管另一端吹氣使玻璃膏填滿模型,待冷卻後取出玻璃。

‧ 砂模鑄造法(sand casting):將砂與具黏性的物質製成砂模,把玻璃膏灌入砂模後,待玻璃稍微冷卻後取出徐冷(annealing)

‧ 壓模法(mold pressing):將玻璃膏放入鑄模後,並在冷卻前加壓製作。

‧ 蝕斑法(corroding):將金屬氧化物加入玻璃原料,藉由氧化物的腐蝕效果,使玻璃產生斑紋等形狀。

‧ 仿玉石法(jade imitation):將玻璃製作成類似天然材質的質地,例如琥珀、翡翠、瑪瑙、大理石等。

其他熱加工種類還包含失透法(devitrification)、夾金法(metal inclusions)、氣泡法(bubble glass)、套色法(overlay)、冰裂法(crackle technique)、烤彎(slumping)、脫蠟鑄造(lost-wax casting)、拉絲(chain-loop glass)等。

 

 

 

常見冷加工種類

‧ 胚心成形(core-forming glass):用泥土製作胚心後,再將表面沾取玻璃膏。玻璃膏冷卻後洗掉中間的泥土。

‧ 磨刻(engraving):將玻璃以鑽石輪貨輪刀研磨與切割,產生各種折射角度的切割面。

‧ 鑲嵌(stained glass):將彩色玻璃切割組成圖案後,將其與作為畫框的鉛線焊接。

‧ 噴砂(sandblasting):將金鋼砂噴在玻璃表面上形成霧面質地。

其他冷加工種類包含膠合(glass bonding)、雷射雕刻(laser engraving)、蝕刻(etching)、複合媒材(mixed media)、霓虹燈(neon light)等。

 

註:當玻璃製品經加熱成形並製作完成後,必須在玻璃的徐冷溫度內保溫數小時,避免玻璃因冷卻太快而破裂。通常保溫的時間因玻璃製品的體積而定。

 

 

⇠上一篇:來自古代的傳世祕方:古埃及人與古羅馬人如何製作玻璃?

宇宙中的噴火槍——黑洞噴流影像現蹤跡:下一篇⇢

 

本文轉載、修改自《科學月刊》2021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