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補帖
eLearning

窺探可見光以外的宇宙多波段天文觀測
2023.06.16

歐柏昇/臺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理事長。

 

 

西元 1800 年, 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發現,太陽光裡面存在一種「看不見的光線」,也就是紅外光。現在我們知道,電磁波的頻譜相當廣泛,從短波的 γ 射線,到長波的無線電波,大多光線都無法用肉眼看見。

由於我們的眼睛只能感測到可見光,因此宇宙中的很多事物都無法「眼見為憑」。不過如果能利用科學儀器,偵測來自宇宙的多波段光線,我們的視野就會變得開闊很多。

 

處處皆是可見光看不到的東西

為什麼物體會發出不同波段的光?根據量子力學,光子如果能量越高,頻率就越高。也就是說,各種不同能量的光,位在電磁頻譜的不同波段。

物體的溫度是決定發光波段的重要因素。太陽表面相當熾熱,約為絕對溫度 5,700 K,發出的黑體輻射以可見光為主。至於地表和人體,都比太陽冷得多,不太會發出可見光,但是能發出強烈的紅外光,這就是為何我們可用紅外光感測器量體溫。

此外,原子、分子可放出特定能量的光,並在特定頻率形成譜線,相當於化學成分的指紋。許多分子的譜線都位於無線電波,而不是在可見光。還有一些特殊的輻射機制,例如高能粒子在磁場中旋轉時, 會發出「同步輻射」(synchrotron radiation),橫跨眾多波段。

宇宙中的天體大多太遙遠,我們很難把儀器送到現場直接測量,所以大部分天文觀測的途徑都是透過接收光線,也就是分析電磁輻射。而電磁輻射是複雜的物理現象,各種輻射機制發光的主要波段不盡相同。因此,需要靠著多波段觀測,才能捕捉宇宙豐富多變的樣貌。

現在我們從著名的超新星殘骸蟹狀星雲(Crab Nebula,圖一),來看多波段觀測帶來的好處。這顆超新星爆發後,留下了一個中子星,周圍有高能量的粒子在強磁場中旋轉,放出同步輻射。在紫外光和X 射線的影像中,可以清楚看到這些高能量的同步輻射。至於可見光的影像上,則在更外圍顯示了一些絲狀構造。這些絲狀物質是超新星爆炸的拋出物,它們被高能的輻射照射後,原子會發生游離,而後發出可見光。此外,超新星殘骸內部還有不少塵埃,待塵埃吸收光子之後,就可以轉而放出較低能量的紅外光。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即使只是單一的天體內部,各個物理結構所發出的光線,可能就落在不同波段了。因此藉由多波段的觀測,我們才能看清楚天體的全貌,以免落入瞎子摸象的窘境。

 

▲圖一:利用多波段觀測,才能拼湊出蟹狀星雲的完整面貌。
圖片提供/《科學月刊》,圖片來源/NASA, ESA, G. Dubner (IAFE, CONICET-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 et al.; A. Loll et al.; T. Temim et al.; F. Seward et al.; VLA/NRAO/AUI/NSF; Chandra/CXC; Spitzer/JPL-Caltech; XMM-Newton/ESA; and Hubble/STScI

 

再來看看我們居住的整個銀河系家園,裡頭存在著許多可見光看不到的東西。夜空中璀璨的可見光銀河,只是銀河系的片面樣貌而已。銀河盤面上有厚重的塵埃,可見光無法穿透,因此我們會看到漆黑一片的暗帶。不過,如果你擁有一雙可接收紅外光的眼睛,暗帶反而會變得特別明亮,因為這些冰冷的塵埃所發出的熱輻射,主要落在紅外光;如果能夠看見 X 射線,則超新星殘骸、星際氣泡的高溫氣體也會現身;如果你還能偵察特定的譜線,那我們就可以掌握更多化學成分的資訊。例如氫分子的影像,可以看到孕育恆星的分子雲,而這些雲氣多位於可見光的暗帶上(圖二)。

 

▲圖二:利用多波段觀察銀河,會發現可見光的暗帶上並非空無一物,在許多其他波段看來,這些暗帶反而是明亮的地區。
圖片提供/《科學月刊》,圖片來源/NASA Goddard Flight Center/Penn State

 

多波段天文觀測開啟新視野

1945 年二戰結束後,電波天文學(radio astronomy)迅速發展,天文學才往可見光以外的領域開拓。1960 年代的幾項重大發現,包括類星體、脈衝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都是由電波望遠鏡觀測後得到的成果。

電波望遠鏡以天線為主體,利用接收機收集訊號。它們的長相和一般人熟悉的「望遠鏡」相當不同,通常和衛星電視使用的碟形天線差不多。此外,我們平常所認知的「攝影」,是一次曝光就拍出一張包含多個像素的照片,甚至手機的內建相機都可達數千萬像素。電波望遠鏡則不同,通常一次只能看一個定點,也就是一張照片只有一個像素,因此需要在目標的範圍內逐次掃描成像。

在光的繞射效應下,對於同樣大小的鏡面而言,波長越長,則解析力越差。由於電波的波長遠大於可見光,若要得到相近的解析力,則電波望遠鏡的鏡面需要做得非常巨大。慶幸的是,還有一種聰明的辦法,就是利用「干涉儀」的技術,把很多台望遠鏡組合起來,等效於一台巨大的望遠鏡。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圖三)望遠鏡,就是運用這種技術,帶來前所未有的解析力。2019 年公布的黑洞影像,就是電波干涉技術的功勞。而拍到黑洞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其實是由全球各地多個望遠鏡串連觀測,相當於一台地球大小的望遠鏡,於是能擁有極高解析力,而 ALMA 在其中有關鍵的效果。

 

▲圖三:2013 年正式啟用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擁有相當高的解析力。
圖片提供/《科學月刊》,圖片來源/ESO/S. Guisard

 

除了可見光、無線電波,以及少部分近紅外光波段的「大氣窗口」之外,大部分的電磁波段都無法穿透地球大氣。於是從 1960 年代起,科學家開始運用火箭、探空氣球等方法觀測天體。隨著人造衛星的技術進步,許多太空望遠鏡陸續升空,能夠長期在地球大氣的干擾之外,進行各種波段的天文觀測。

1960 年代,紅外光天文學(infrared astronomy)發展之初,首先運用近紅外光少許的大氣窗口,建造地面望遠鏡來觀測,結果發現了被厚重塵埃包裹的新生恆星,也看見垂死恆星拋出的大量物質。近年來,科學家將紅外光望遠鏡送上了太空。這些太空望遠鏡不再需要在大氣窗口中「鑽漏洞」,各種波長的紅外光都可順利觀測。2021 年底發射升空的詹姆斯‧ 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就是以紅外光為主要目標,用於探索早期宇宙、尋找系外行星、窺視塵埃包覆的星球。

紅外光望遠鏡的技術與可見光相似,不過環境中有太多物體會發出紅外光,而干擾觀測。所以,冷卻系統對於紅外光望遠鏡非常重要。以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為例,它運用了 5 層「太陽盾」(sunshield),阻擋來自太陽和地球的紅外輻射將溫度降至約絕對溫度 50 K;中紅外光的觀測,甚至需要運用主動式冷卻系統,降溫至絕對溫度 7 K。

至於 X 射線天文學觀測,則幾乎無法在地面上進行。1962 年,美國科學與工程公司(Americ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E)的火箭升空觀測,找到了第一個太陽系外的 X 射線源──天蝎座 X-1。這是一個 X 射線雙星系統,中子星正在從伴星吸取物質。當物質高速墜落在中子星的盤面上,會放出極高的能量,產生明亮的 X 射線。

X 射線望遠鏡的設計,是一門獨特的學問。由於 X 射線的能量太高,打到金屬鏡面的時候大多會被吸收,就像是子彈高速穿入牆壁一樣,無法反彈出來。只有幾乎平行鏡面的入射光,掠過鏡面後才可以反射出來,聚焦到偵測器上成像。因此,X 射線望遠鏡的鏡面並非碟面,而是筒狀的結構,才能接收幾乎平行鏡面的光。

各個波段的天文觀測,分別仰賴不同的技術,接收不同能量的光線。隨著多波段觀測技術的進展,人類的「視線範圍」從大約 400~700 奈米(nm)波長的可見光波段,大幅擴展到幾乎整個電磁波頻譜。於是,我們能夠窺探可見光之外的宇宙,避免瞎子摸象的窘境,拼湊出宇宙更完整的面貌。

 

▲表一:各種天文觀測波段比較。

 

延伸閱讀

1.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https://chandra.harvard.edu/.

2. ALMA Observatory, https://www.almaobservatory.org/.

3.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https://www.jwst.nasa.gov/.

 

⇠上一篇:

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緻密天體:下一篇⇢

 

本文轉載、修改自《科學月刊》2022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