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競賽
Submissions/ Competition

【2021「悅讀科技」閱讀心得寫作比賽】學生組特優|邱繶霏
2022.02.11

【標題】

尋求聯繫的孤獨者

【選書資料】

書名: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作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 / 譯者:洪世民

【書目大意】

  「我們天天透過各種方式聯絡感情,真正在一起時卻各自滑著手機相對無語。科技給了我們從來沒有過的人際網路,卻讓每個人更焦慮、更孤單。」

  由身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作者雪莉,透過其進行的研究,從電子寵物、機器人照護者,再到社群媒體所帶來的虛擬與真實,分析人們對於陪伴與聯繫的感受不斷的呈現嶄新的面貌,在探討資訊技術在帶給民眾便利之時,廣大的網路世界也將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一點一點的弱化,最終人們在這便利發達的社會,卻變得更加焦慮且不安––而雖未給出明確的解決辦法與答案,卻也帶來了對現代社會的省思,相信每個閱讀完的讀者,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段落摘錄】

  新品種的機器人穩穩嵌在我們介於無生命的城市和活著的生物之間的觀念,促使我們思考連結和關係的差異;跟一個物體在一起,和跟一個對象交往有和差別。這些機器人發人深省:透過理解人們怎麼看待機器人,我們可以觀察,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

––節錄自 p.77 第一章 最鄰近之物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很多喜歡玩電腦遊戲的人問我:「我有什麼問題?在線上或跟電腦玩拼字遊戲或下棋有哪裡不對?嶄新而唯美的電腦遊戲世界有哪裡不對?」他們沒什麼不對,但從遊戲中找樂子是一回事,從遊戲中找人生是一回事。

––節錄自 p.301 第十一章 簡化與背叛

【閱讀心得】

  假設未來有那麼一天,當關節已經無法再負起行走的重擔,大腦思考不再靈活,無法舉一反三,甚至無法辨認出親人的臉,只能終日與床相伴,或者在客廳的軟皮沙發。那時自己所渴望的,是一個能百分百理解自己的需求,將一切做到盡善盡美的機器,還是不一定完美的真人呢?

  在《在一起孤獨》書中,令人意外的,全篇並不是處處提及關於科技所造成的社會現象,而是在這些已經可預見的未來中,分析這些人的心態:孩子,成年人、老年人,在開始運用科技產品後––因為在這世代習以為常,所以忽略了的一切事物。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章節或許在於「電子寵物」這個部分,應該最能夠與大眾產生共鳴。在還沒有人手都有智能手機的年代,電子寵物雞是時下最流行的玩具,每每在商店看見那包裝精美的小玩意,我總是目不轉睛,想著自己要是擁有這屬於自己的寵物(即便那甚至稱不上真正的寵物),我該對它做什麼事情,要怎麼好好愛它––後來在父母買給自己的掌上型遊樂器中,我玩到了一款由任天堂出品的寵物模擬遊戲;顧名思義,就是將狗與貓養在那小小的螢幕中,他們不會排泄,主人只要呼喊,那些小光點就會轉變成一隻狗開心搖尾巴的模樣,而且不管過多久,再次打開遊戲,寵物都會在,隨時給予溫暖與陪伴。

  溫暖與陪伴。聽起來那麼有溫度的詞彙,可為什麼要在虛擬的機器尋求呢?那時的我沒有想那麼多,沒有想就算沒有真正的寵物,還是有其他事情可以做:與朋友遊玩,看課外讀物,到各處景點遊玩等,我想從這些虛擬動物身上找到的是什麼呢?––後來我長大,大到已經沒有再繼續玩虛擬寵物遊戲,我們家養了一隻貓,真正的貓。這些記憶才又浮現在腦海裡。

  那是活生生的動物,牠不一定會聽我說話,對撫摸與呼喊都無動於衷,甚至有時候會抓傷我,在清理貓砂時,甚至偶爾會想,如果我尋求的是一份聯繫,我為什麼不依靠著虛擬寵物就好了。正如同書裡所介紹的案例,有些人面對機器狗時,說了在他心情不好時,他能夠將機器狗關閉電源,重整好才能再好好面對––輕輕鬆鬆,無需負責。

  畢竟與「活著」的生物在一起,總是會碰上許多難題,會不小心惹人生氣,會不小心表現出那「不怎麼好的自己」,偶爾可能還會因為衝動而犯下許多蠢事。「面對」是件很難的事情,無論是對他人或自己。有時候心情不好的我也不想要面對那些堆積如山的問題,而機器簡單多了,要是現實生活的一切也能夠有個開關,在來到「關」時,一切會變得清淨,而我也終於能夠有自己的空間可以喘息。

  然而最終我會發現我是孤獨的;我永遠不會有準備好面對的一天。

  作為可以說是手機上癮者的我,只要五分鐘沒看個訊息就會感到坐立難安,我必須查看,就算十次有十次都是沒有結果,但我需要看看別人呈現在網路上那光鮮亮麗的生活,那形成了某種病態的輕微折磨,不會致命,只是會像喉嚨卡了個什麼,而這個「什麼」或許有一天會要我不得好死。

  或許我喜歡虛擬寵物是因為我喜歡那樣的聯繫,沒有責任,我只需要付出一點點(幫我的虛擬寵物狗餵食),就會得到很多。我的電子寵物會像彷彿要衝破螢幕一般,露出高興的神情,即便那是假的,我也想說服自己那是真的,輕鬆,不必擔心自己做錯的快樂,如此輕易的就能獲得,像書中所說,當這些機器利用程式向我們索求愛,頓時機器便再也不是機器,而我們便以一種渴求的心態,賦予了他們只屬於我們的生命。

  於是幼童喜歡玩那種會喊出「我餓了」的娃娃;孤獨的長者和機器狗談心;科技時代的孩子網路上與陌生人吐露出心事,對親友卻三緘其口。身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利用手機便捷的傳送訊息,與更多的人建立起聯繫,拉開通訊錄名單都是長串到不見底,但能夠聯絡的真心好友卻了了無幾。寧願自己給自己餵食孤獨,因為在充滿未知的外頭,所有的選擇都有可能導向令人不安的結果––在惡性的循環下,最終我們仍坐在孤獨的小房間中,想盡辦法包裝自己,嘗試踏出卻仍在原地踏步。

  書中,有段是在爭論機器人看護與人類看護之間的抉擇,這看上去是個難解的問題,我們的未來真會變得冰冷,在不斷進步的當下,也會逐漸喪失溫度嗎?直到有個人提出為何不能尋求某種中庸之道,利用科技做出機器手臂,讓相對孱弱的人們更能夠幫助家人進行翻身與復健的動作,或許這是在極端與極端之間,開拓出一條或許只是將問題擱置的解決之道。然而這點卻令有些灰心喪志的我,看見了在這找不出解答的哉問之中,仍舊有光存在。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而每個人在這世上所存活的意義都不盡相同,他們所尋求的聯繫最終會拼成一幅巨大的作品,在資訊科技化的千百萬個瞬間,與世界上那幾億的人口交錯。藝術家塩田千春對其裝置藝術作品「外在化的身體(Out of My Body)」曾表示:

身與心變得支離破碎,而我再也止不住這些無法駕馭的情感。

我將身體四散擺放,和它們在心裡對話。

把身體連結到紅線上,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好像終於理解。

表達出這些情感,並賦予他們形體,如此總伴隨著那損傷的靈魂。

  孤獨的孩子玩著機器娃娃時,他們對尋求父母關注的渴求會轉為對娃娃的聯繫,從一個人使用科技產品的模樣,似乎也瞥見了他們內心連自己都未察覺的真實模樣。而在這樣的社會中,我渴望尋求的聯繫與溫暖即便虛假,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撫慰了那時的心靈,這點非常實在。而或許,我們的未來該充滿許多的「或許」,如此才能抱有希望––或許我會走出門,看除了手機螢幕上的藍天,與真實的貓狗玩耍,學著負擔重任,然後好好生活。科技不可能會永遠屏除於生活之外,學著與其和平共存,去探尋背後的真諦––無論多麽令人難堪,那仍舊是屬於自己的自己。

【引用文獻】

1.外在化的身體(Out of My Body)》作品描述:來自 臺北市立美術館 塩田千春展《顫動的靈魂》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