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競賽
Submissions/ Competition

【2021「悅讀科技」閱讀心得寫作比賽】學生組佳作|林士翔
2022.02.08

【標題】

機械通智慧:人類與人工智慧(AI)的有限與無限

【選書資料】

書名:《人工智慧來了》

作者:李開復、王詠剛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7 年 4 月 28 日

ISBN:9789864792061

【書目大意】

  標題直截了當地告訴讀者「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 AI)––是本書聚焦的議題。首章揭櫫 AI 在日常生活的無所不在、第二章 AI 與深度學習的如膠似漆、第三章人類與 AI 的角力競逐、第四章 AI 時代下人類的因革損益、第五章人類善用 AI 的新創領域,以及末章 AI 與人類的共存未來,由此顯見各章皆圍繞此主題緊密互聯。

  我們可以用「時效、精準、新創」,作為作者描述 AI 在人類生活史的三大重大意義,如谷歌相簿自動辨識功能的快速簡索(頁 25),谷歌翻譯的精準率(頁 31),以及 AI 助中國科技新創產業的一瀉千里(頁 328)等。而本書亦能顯見作者在實證蒐集上的多方探觸與用心,如李世乭與 AlphaGo 世紀對弈、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對於 AI 憂心的投書,甚至是皮克斯 3D 動畫如《腦筋急轉彎》(頁 171)與《瓦力》(頁 362)等的靈活使用,說明了 AI 與現實生活的密不可分。

  本書層次分明、圖文並茂、行文簡練,顯見作者博學且能文的功力,猶能引人入勝;同時提出諸多 AI 與人類交相互動的議題,著實發人深省。

【段落摘錄】

  AI 只是人類的工具,弱人工智慧在很多領域表現出色,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工智慧已經無所不能。用人類對「智慧」定義的普遍理解,和一般關於強人工智慧的標準衡量,今天的 AI 至少在下列七個領域還「稚嫩」得很。人類和今天的 AI 相比,擁有一個明顯的智慧優勢,就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抽象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常識…自我意識…審美…情感…。

【閱讀心得】

  2012 年上映的韓國電影––《人類滅亡報告書》(인류멸망보고서),是一部以三片段部分組成「人類滅亡」為題材的科幻電影,其中的第二部分「天造之物」,講述 U2 國際科技公司,生產出 U24 型號的機器人,起初在佛寺擔任嚮導,久而久之竟精通佛理,甚至成為全寺唯一頓悟的高僧,僧人謂其取法號,名「稔銘」。然而 U2 公司高層若有更多類似「稔銘」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則有礙人類社會的向上發展,甚至將會威脅人類基本的生存。最終稔銘自行切斷所有電路,停止一切功能告終。

  這部科幻電影著實發人深省,可與此書《人工智慧來了》所論議題延伸出更為深入的討論。

  自有文明以來,人類老早就意識到肉體生命的有限,《山海經》夸父逐日的傳說、秦皇漢武追求長生不老,乃至於英國兒童文學《哈利波特》第一集對於「魔法石」可永生不朽的精彩敷演,再再顯示人類力抗「有限」的企圖。

  也因如此慾壑,古人以《左傳》「立功、立德、立言」為人生追求價值之標竿;近現代人類戮力發明具時效、精準、新創的各式機械與工具,力求在有限的生命中貪得一絲自主與永恆。發明自動駕駛,避免無端車禍造成的生命殞落;發明修圖程式,因應江河日下的容顏;發明「互聯網」等大數據資料庫,溝通寰宇,並且更為希望這些工具能具有一定的「智慧」、「同理心」,以及「創發力與價值判斷」。

  誠然,讓機械通智慧,是人類力求打破肉體生命有恆的手段;然而若機械通智慧後,甚至超越人類所預期的發展,如《人類滅亡報告書》中稔銘頓悟佛法,或如 2004 年《機械公敵》(I,Robot)中,可學習人類情感且如人類般獨一無二的機器人桑尼(Sonny),前者 U2 公司派他寺高僧詰問稔銘,說他從最初的組裝即可悟道,那人們還會有誰去努力修習精進?後者警探戴爾・史普納(Del Spooner)告訴桑尼,機器人不懂人類眨眼所意味的情感:「那代表信任,是人類的語言,你不會明白的。」(It’s a human thing; you wouldn’t understand.)人類是否會像它寺高僧與警探般焦躁、不安?是否會憂慮、惶恐?是否會坐實《人工智慧來了》引用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所說:「完全人工智慧的研發,可能意味著人類末日的到來?」(頁 158)

  我們可以理解電影中它寺高僧與警探所不安與惶恐的,然則實則為無端臆想。文學理論中有所謂「讓文本自己說話」的概念,也就是說作者完成文本,文本已然脫離原作者,為自行存在於世界的有機結構體,同時反映出作者觀點下的某一世界面向,更甚者作者無不希望文本有恆於世,也就是曹丕《典論・論文》所以為文章乃「不朽之盛事」,那麼問題就來了!

  相較 AI,文本比其更具形而上的價值內涵,更承載原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同時有一定精密的技術與生成形式,而且能夠獨立於世、「自己說話」,但絕大多數的人類並不會覺得文本會干擾文明進程的發展,並不會以為文本會威脅人類的生存,甚至希望文本能化身千萬、永存於世。反倒是略差多籌的、偏重工具性質的 AI,成為了眾矢之的。

  也就如同《人工智慧來了》所引創業家傑瑞・卡普蘭(Jerry Kaplan)對於人類目前定義 AI 所謂的「智慧」,本身缺乏深度(頁 165),以及電腦科學家奧倫・伊茲奧尼(Orez Etzioni)所述 AI 統治全人類仍有非常遙遠的距離,應把重心放在目前人類所面臨的真實問題(頁 167),作者亦贊同二人觀點。據此,人類所擔憂 AI 威脅的挑戰,似乎是杞人憂天罷!

  不過,AI 改變世界甚鉅,理工商科無可厚非,《人工智慧來了》中述及谷歌科技、自動駕駛、智慧金融產業,皆在此一範疇,就連文史哲等傳統學術領域亦無法置身事外,如科技部舉辦「2018 未來科技展」就有 AI 機器人,提筆寫下王羲之(303-361)的〈快雪時晴帖〉,震驚四座。而大數據(Big data)的發達,亦促使學術界新方法與新視野的生成,如以「數位人文學」海量分析,建立知識社群,亦有如中央研究院黃一農院士,以「e 考據」開拓研究《紅樓夢》的新面向,促成紅學與清史的新對話。

  同情共感,是人生而為人的天性,亦是作者希冀機器「學著理解、判斷人類情感」(頁 184)。若有臺懂得善察於觀色的機器貓狗,能夠在對貓狗毛過敏的人類,或落寞時、或獨居時給予溫暖的安慰,或許人類終能重拾一抹久違笑靨。AI 改變世界太多,而科技的發達程度始終來自人性,拯救人性更可或許亦能借助於 AI 科技,若有臺機器能模擬家境清貧的環境,或許人類更能對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感同身受,伸出援手;若有臺機器能模擬受害人的痛楚,或許犯罪者更能體貼受害人家屬的身心俱疲;若有臺機器能模擬學子寒窗苦讀的課業壓力,或許家庭就能避免許多衝突與爭執。

  AI 是有限的,也是無限的。有限的在於乃有限的人類所創,必然無法十全十美;然而,無限的在於人類能把「真、善、美」的情感投注於 AI,教我們感同身受,因而得以盡善盡美。我們可以藉由 AI,深度的學習與思考;我們可以藉由 AI,創發邏輯與思維;我們可以藉由 AI,有效實證與分析。更能藉「效法 AI,成就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