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活動
Volunteer

【志工活動】2020花蓮氣功禪修之旅
2020.11.27

作者/善科教育基金會志工團團員 段心儀

秋冬之際,再訪花蓮。秋山空靈,秋水潺湲,寒山落葉,萬籟蕭然,好一個滌心淨慮修身練功的好時節。雖然,此行卻毫不寂寥。對對佳偶,歡聲笑語,應是氣機相吸引,有情人匯聚一堂,自然迸出各色火花。

 

1127(週五好山美食相迎

     這次行程兵分二路,我們早發團在蕭秀琴執行長帶領下,上午830東三門集合,搭乘自強號212車次,1210抵達花蓮站。晚發團則搭乘普悠瑪448車次,2235抵達。我們抵達花蓮,在太監雞御膳坊用過午餐,就由主人美卿姐帶領,出發探訪明天練功的場地─荖山。荖山鍾靈毓秀,有玉脈蜿蜒其間,高人指點,說此處磁場特強,適合靈修。暑期方動心起念,行動力特強的執行團隊,便在夫人號召之下,組成了四十個人的大團,一起來此跟著長庚醫院陳右明醫師練習氣功。

     我們緊跟著美卿姐,只見沿途柚子樹結實纍纍,已經可以採收,柳丁樹也黃澄澄一片,最後停在一塊高大的奇石前,目光立刻被刻在綠玉石上嵌紅的詩句吸引。美卿姐充滿感情地說:「『藏風納氣吉祥地,泉湧飛瀑神仙居。天賜王座雙龍抱,俯仰浩瀚鳳來兮。』這是先父親筆所題。五十年前他看出這山的奇特,決定完整的保留住自然景觀。於是買下能買的近山,租下不能買的遠山,保護生態避免破壞,才有今日的美景。我們深知爸爸的苦心,大家都有共識,一定齊心保護荖山,完成爸爸的心願。」

     美卿姐帶著大家到樹湖瀑布下面的小溪,溪中有各種玉石,最多的是蛇紋石,也有台灣玉和水晶,歡迎大家下水試試眼力。我上次忙於揀玉石,沒攀登瀑布,這次可別再錯過了,於是獨自反身登山。連日陰雨,山徑濕滑,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想著愈上愈峭險,獨行宜否?正猶疑時,下面傳來腳步聲,原來是執行長夫婦。這下膽氣壯了,直接攻頂,繞過山石,忽見一匹白練懸垂直下,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聽郭先生說:上次登臨瀑布,細流如病;這次雨後,方見規模。我聞之不免心中竊喜,真真不負此行。

     四點半離開,下面行程是直奔餐廳。我心想:「那麼早吃飯嗎?哦,大概要早點回去練功。」沒想到車子一路飛馳,奔過黃昏,直往夜幕低垂處去。早先還欣賞海景,後來只看得見漆黑中浪花反射的幾絲月光,最後索性爬起山路來了,抵達陶甕百合春天餐廳時已超過六點。大家分桌做好,張院長先發言:「我看呀,海銘你得給大家個說法,這頓飯怎麼忒折騰啊?」海銘雖帶點歉意,卻掩不住一臉的笑意:「這可是網路名店。有次我特地趕來,沒預約,吃不到就是吃不到。大家吃了就明白它的好處了。」原來這是海銘的圓夢之旅。

   「陶甕百合春天」取名於開餐廳的「父親+2女兒」!一開始端上壺甜菊茶,水壺上面就有百合的圖案,杯子就像陶甕,春天嗎,就看機緣了!店裡的原木桌椅、竹編壁飾騰空飛揚、木雕人偶自在隨意、櫃台上的盤子果子…都取材自然。而草編的筷套、拙樸的陶杯、新鮮的葉子上擺放白淨的碗盤,,卻在濃濃的原民風格中,展現店主人不凡的藝術美感。十幾道菜食材都極新鮮,小巧精緻而搭配特殊。生筍片淋百香果醬,熟筍片配哇沙米沙拉醬;小龍蝦是捕獲自花東海域的台灣原生種;現撈的白鯧魚烤得噴香上桌,最後還有迷人的構樹果凍。大家喝著小米酒,微醺中渾然忘卻歸途的漫長。

     回到「村上春宿」已過10點,大家各自回房休息。

 

1128(週六健身氣功體驗

     今天主要行程就是練功。早上在荖山,下午在東華大學。

     說來也巧,117日我參加「第一屆現代整合醫學暨素養教育研討會」,居然有幸先聆聽陳醫師談整合醫學及健康樂齡的「淺見與體悟」,他介紹自己學習氣功的機緣及實踐,聽眾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家母當年打坐練功20餘年,許多病痛都自行療癒或緩解,我們兄妹親眼見證到「氣」的玄妙。但或許是體質,或許是機緣,我們就是感受不到「氣流遍及全身,隨即百骸舒通,氣血融和」的境界,總深以為憾。陳醫師說「團練」效果最好,氣場最強。那此次花蓮之行又不就是最好的機緣嗎?既有名師指導,又有同修切磋,定是一個最好的開始。

     陳右明醫師極熱情,昨晚回到居所,雖然時間已晚,陳醫師還帶領了一些學員採氣練功。又因為此行人數較多,陳醫師帶了四位助教同行,以便照應周全。執行長考慮花蓮近日陰雨,天候難測,於是請美卿姐協助安排了室內、室外兩套方案。這些萬全準備,結果都用到了。

     早上用餐結束,兩部中巴,外加幾部小車,浩浩蕩蕩向荖山出發。抵達荖山時還細雨濛濛,到達練功場時陽光卻已露臉。練功場設置在磁場最強的那一方草地,四周林木環繞,青草香沁人心脾。大家圍成一大圈,助教開始播放音樂,老師依序進行教學。「雙手搓熱,洗臉六次;手從頭頂,下到顱後,排濁氣,哈!」他宏亮的聲音配合著氣功音樂,迴盪在山谷中:「來,一起跟著做。嗡~~~~~~」「來,笑功。哈~~~~~~」「這一招採氣貫氣法。雙腳與肩同寬,吸氣後雙手掌心慢慢向上採氣,雙手抱著高能量球,從頭頂百會穴向下貫氣,吐氣。」也許是氣場好,也許是老師功力強大,練功不久,有人就開始氣動,姿態各自不同,有人前後搖擺,有人直前直後跳躍,有人開始迴旋…,但也有人只能持續冥想「人在氣中…氣在人中…」,如我。

     中午到東華大學,美卿姐請在地媽媽準備了飯盒。一打開,小藍莓就躍入眼中,還有水果凍,極精緻。等吃到乍看不起眼的飯糰時,驚豔。細檢視,裡面有蓮子松子松茸等點綴其間,還有一些說不出來的滋味,極清爽適口。趕快找美卿姐:「明天能訂購幾個帶回去嗎?」美卿姐面有難色:「我是協調熟識的附近媽媽特製,沒有外賣耶。」原來如此,吃到即是有緣,至於緣法深淺,則不可強求。

     下午室內練功,音樂聲中時時出現擬真的鳥囀聲,我們臥倒、放空、大休息。音樂聲漸漸夾雜水聲,水聲且越來越大,朦朧中突然驚覺:下大雨了!還好我們在乾爽的室內,感謝執行長想得周到。下午習練程序與上午大體相似,但同修們有氣動反應的人數更多更明顯。老師一邊示意助教或協助或保護,一邊繼續開示:「練氣功時的精神狀態,是在若有若無,似睡非睡,虛實之間。每個人氣動都有其獨特性。有人會做出高難度、優美的動作,力道出奇的大,速度出奇的快速,別人無法模仿,也無需模仿,各適己性即可。」我環視教室內的同修,有人只是上身前仰後合,有人不停前後跳躍舞動,有人迴旋舞整整跳了半小時…。老師走到我旁邊發功,我悄悄問:「我的氣怎麼老上不來?」老師笑笑:「練功要全身放鬆,心無雜念,一無所想,順其自然。不能太虛,也不能太實,掌握不到虛實之間的分際,就感應不到氣。」我一聽到「虛實之間」四個字,突然想到前幾天才剛提醒學生:「作文要寫得好,就要掌握虛實之妙。實是場景、是故事、是理論,虛是大概念。至於如何萃取出文章的大概念,就是功夫。」我此刻缺的就是功夫吧!趕快閉嘴,練功。

     晚餐在松湖驛站,二度來訪喽。烤雞噴香油亮,鹽烤魚肉鮮甜,辣椒油紅潤誘人,最精彩的是增加了新熟識的友人。也許,勇於接觸未知世界的同修者,性格中自有一份豁達與開放,因此此行笑語不絕。林氏伉儷婦唱夫隨數十年,恩愛逾恆又不吝分享箇中心得,著實讓人欽羨。將軍及夫人形影相隨,待人又謙和有禮,外交家風範。團隊中還有好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帥哥美女,相處一陣子才發現竟是各界翹楚。古人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物各隨其類」就是這個意思吧。

     今晚住的是「盛鹿兒莊園」,是許多間平房圍成的三合院,質樸而寬闊。美卿姐帶來媽媽摘的許多柚子及柳丁,放在大餐廳分享,吃不完的就帶回家。因為明天一早陳醫師要趕回台北參加醫學會,順便也是為他餞行。沒想到大家求知問病熱情不減,於是陳醫師又附送了堂採月氣功法,直熱鬧到11點多,方各自回房。

 

1128(週日) 院長農場 和南寺

  一早,當地名店的奶茶咖啡及豆漿,外加兩份三明治,由老闆親自送來,料實味美。一聊之下,才發現老闆是年輕志工游弘宇的爸爸,趕快趨前致意。暑期首發團返北前,游爸爸還要弘宇趕來送上店裡各色茶飲,供大家車上解渴,盛情殷殷,實在令人感動。

     上午安排參訪院長農場。拐進農場小路,就見頭戴遮陽帽,腳穿滿沾泥濘高筒雨靴的張院長,攜手嬌美的張夫人早已在路口相迎。身旁卻只見小黃,不見小黑相隨。大家紛紛問訊,方知小黑不慎跌下山溝,受傷就醫。孤單的小黃彷彿聽得懂我們的話,眼神中流露出擔心和憂傷,神情不似平日那般輕快。

     張院長引導大家參觀農場,一一介紹澳洲茶樹、土肉桂、台灣肖楠…等各種珍奇樹種。同行內斂優雅的啟英老師,眼尖看到樹身上滿滿攀爬了開著白色小花的藤蔓,立刻動手拔除,一把一把還真越拔越多。啟英老師邊拔邊解釋:「這種小花蔓澤蘭是綠色之癌,會把植物纏死,我們得除惡務盡。」同行的藥學博士卻笑著說:「但在藥學上,它具有理氣活絡、散瘀止痛作用,可以萃取成分製藥呢。」我們請張博士抱著一大叢「小花蔓澤蘭」入鏡,帥哥笑容燦爛。原來,從不同角度觀察,對世間萬物的結論會如此不同,我們的知識實在太偏狹,而世界又實在太奧妙了。

     參訪「和南寺」是今天重頭戲。「和南寺」位於花東海岸台11線鹽寮段,背山面海,景致絕佳。山門內中間一排有蓮花池,兩邊椰子樹,建築素雅樸實,清幽低調。最高處有一尊楊英風大師親自設計監造的觀音像,寶相莊嚴安詳,姿態圓潤自在,一見就令人心生喜悅。更大的收穫是得聞方丈道一大師的開釋。

     大師引領我們參觀收藏室時,那厚重的寶卷裡面是他畢生心血的結晶。櫃子裡更收藏了一疊一疊寫滿蠅頭小字的宣紙,內容有詩有文有小說。文學的根基讓大師開釋佛法時的語言與眾不同,那是跨領域的領悟。大師在茶香滿溢的講堂中開釋「禪理」:「禪納理行,方知境界,經典靠禪,方知模式。」「禪修順序:調食、調眠、調身、調息、念力、調心。」「禪修功夫進入生活,就是境界。行之不惰、方得正果」聽著聽著,我突然頓悟:原來禪修和教育原理殊途同歸,都強調要進入生活。禪修稱為境界,教育稱為素養。但若不下功夫,既無境界,也無素養。12年一貫課綱追求素養,理想雖好,卻忽略基本功,如何修成正果?那些學者還真該來聽聽經,方能遠離顛倒夢想。

     吃過齋飯,準備回程。車上回味這三天行程,還真是氣脈相連。我們第二天練功,學的不就是「調息、調心」?今天再來到「和南寺」聽道一大師說禪,不正是印證所學?「吸入一大片,出去一條線。深長韻均勻細微微心」就是「調息」「預入輕安定,使身心逐漸安穩,開發出美妙智慧」就是「調心」。此行可不真是先學功夫,再聽經典,所謂「禪納理行,方知境界」嗎?緣分如此奇妙,難道就是某種「量子糾纏」嗎?

     下午行程先是探訪奇萊鼻燈塔。燈塔位於花蓮港北方的奇萊鼻岬上,是台灣唯一白色五角形鋼筋混泥土燈塔。背倚中央山脈、面迎太平洋,真是看海的好地方。不意竟有如此絕美秘境,實令人驚喜。第二個節目是去美侖大飯店吃下午茶。餐廳窗外是一望無際的綠草地,緩坡起伏,令人心曠神怡,倒是個聊天的好地方。

     回程搭乘1800出發的235車次自強號,一路順遂。手機上開始出現眾人依依不捨的貼文:「由衷的感謝夫人姐姐及院長此次花蓮之旅的精心安排且盛情款待,又能夠認識這麼多有內涵又高質感的團員,真的是正能量滿滿的知性又感性的練功團」「這次媽媽採的荖山柚,大家都品嚐到,真好。」「謝謝在地的美卿姐、凱莉姐做我們最強的後盾,花蓮最美的風景是人情味!!」…。

     謝謝此行所有的同伴,讓我明白生命如此豐美。

想看更多照片:
【志工活動】2020花蓮氣功禪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