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第三屆善科科技文藝獎系列已到尾聲,最後我們邀請到青年科幻小說類的評審李知昂老師,來與觀眾朋友談談本屆科幻小說類作品的觀察,以及創作中短篇科幻小說的技巧。
李老師觀察到,本屆參賽者的作品主題多集中於「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等題材,這反映出年輕創作者能夠敏銳地捕捉當代科技脈動,然而,若以科幻小說評審的角度來看,當此類題材的作品過於集中不一定是件好事。李老師建議年輕寫作者應擴展閱讀範疇,除了從前人作品中參考創意外,如能挑戰或顛覆既有的科學原理,將可為作品注入創新元素。
而在撰寫科幻小說的過程裡,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並合理地編排情節,對新手創作者而言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常見的困境包括情節安排缺乏邏輯,橋段設計稍嫌幼稚,或是角色情緒起伏過於劇烈,甚至淪為毫無情感的機器人。對此,李老師建議創作者,不妨先為主角撰寫一份詳細的背景自傳,並嘗試以角色的口吻進行對話練習,再正式投入寫作;此外,適時地加入生動的動作描述,以及細膩的心理活動,將有助於讓筆下的角色更加鮮活。
除上述建議外,有時創作新鮮人在寫小說,也容易陷入致命的邏輯盲區,例如:故事中主角是一群看似平凡的角色,確需解決一個影響世界的重大事件,且毫無世界政要或專家的介入,如此不免悖離現實世界的邏輯。要避免此現象的出現,又須在限定篇幅裡講好大世界觀的故事,李老師提出解方:可以參考好萊塢電影或科幻小說大師的寫作手法,運用「黑屋法」,乃至於「專家人員法」,把場景限制成非這些平凡角色莫屬,以此強化情節的合理性。
最後,年輕創作者可多方涉獵知識,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跨領域寫作不僅不是劣勢,反而能為創作注入更多元的養分與啟發,所以不論你是要動筆寫科幻小說的文組學生,還是你是正在琢磨文筆的理工科創作者,都要勇於嘗試,大膽創作。
關於善科聊天室
每週四晚上八點於「善科教育基金會」Facebook 粉絲專頁首播,由主持人帶領觀眾朋友透過節目,和科技、科學、教育相關領域的來賓暢談,主題廣泛,從前沿科技、環保課題、創新創業、電影講解、到天文盛宴等等,全都能在《善科聊天室》中看到!希望透過簡單、輕鬆的聊天節目,寓教於樂,傳達正確、豐富的知識給各位觀眾朋友,也期待能透過主持人及來賓獨特的魅力,用不同角度來關心時事和科技教育。
✓更多節目影片|https://reurl.cc/Xk6M9M
✓鎖定節目首播|https://reurl.cc/Z7O3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