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閉
複製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
▲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News
▼
▲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Activities
▼
▲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Media
▼
▲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Join Us
▼
▲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支持 Donate
▼
▲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網站
網站地圖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Previous
Next
善科聊天室
【微觀世界 #02】比沙子還小的科研奇蹟 奈米科技到底有多神?!
19
Jan
2025
生活中充斥著標榜「奈米級」的產品,從保養品到家電用品,琳瑯滿目,他們真的如其廣告宣傳一般神奇嗎?而「奈米」究竟是什麼?又蘊含著什麼樣的科學原理?
善科聊天室
【微觀世界 #01】量子點技術摘諾貝爾桂冠 打造顯示器與半導體新「亮」點
05
Jan
2025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將桂冠頒發給「量子點」的研究,為什麼量子明明是物理學的熱門研究,卻會被認為是化學領域的一大突破,這個量子點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善科聊天室
探索量子
【探索量子 #05】量子科技新機無限,光量子有望主宰微觀世界
22
Dec
2024
量子力學為近代物理學之基石,而 2025 年量子力學將問世滿一百週年,量子力學的發展源自於科學家對於光的探索與發現,如今光量子的科技應用正一一展現。
善科聊天室
探索量子
【我愛地球 #11】「負碳」開啟永續新紀元 從盤查到交易向碳說掰掰
08
Dec
2024
環保永續已成為全球趨勢,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更是刻不容緩,減碳、負碳等指標與新興技術,已成為各國政策制定及實施的重要考量,而企業該如何一起來減碳
善科聊天室
探索量子
【我愛地球 #10】碳費開徵荷包大失血?一探淨零背後的美麗與哀愁
24
Nov
2024
政府宣布將於明(2025)年開始徵收碳費,此舉引發社會各界對於碳費這名詞的好奇與擔憂,究竟這碳費怎麼收,以及會不會對物價造成影響,我們一起來解惑。
善科聊天室
探索量子
【特別企劃 #14】第六屆唐獎誰摘桂冠?腸泌素&材料化學研究受矚目
10
Nov
2024
二年一度的「唐獎」,是全球學術界與社會各界矚目的盛事,作為台灣極具國際影響力的獎項,今年已邁入第六屆,這次又有哪些全球的優秀人才獲獎呢?
善科聊天室
探索量子
【能源與電力 #05】人造太陽成功開啟能源新局,核融合將引爆下波國際鏖戰?
27
Oct
2024
人工智慧(AI)的迅猛發展引發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然而,高耗能的特性卻成為AI產業的痛點,部分人士將「核能」發電視作電力解方,想要開發安全的核電。
能源
善科聊天室
能源與電力
【能源與電力 #04】現代夸父追上雲端,太空種電可望開創能源奇點?
12
Oct
2024
您是否曾被宇宙的壯麗所吸引,對征服銀河系充滿憧憬?抑或您更關心日常民生問題,關心來是否會調漲電價?如今,一種看似科幻的發電方式,正逐漸走向現實。
天文
能源
善科聊天室
太空
【天文特輯 #10】極光大爆發美麗如斯,神秘太陽黑子是幕後推手?
28
Sep
2024
前往高緯度國家觀賞絢麗的極光,一直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體驗,但你對於促成極光的太陽風暴有多少了解呢?這太陽風暴、太陽黑子又會怎麼改變我們的生活?
天文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天文特輯 #09】中秋賞月流傳千古,前人智慧竟可四字道盡 ?!
14
Sep
2024
我們都聽過中秋節的月亮最圓,而月圓人團圓,但你知道嗎?後來科學家發現,中秋節的月亮不一定是最大、最圓的!趁著這個中秋節,來與大家聊聊月亮的大小事。
天文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聚焦教育 #10】地球科學課可不是疊床架屋!跨域思維學習地球的奧妙
31
Aug
2024
俗話說「人親、土親、故鄉親」,我們對腳下的這片土地的了解有多少呢?過去國、高中時期,上的地球科學課有引起你對於地球的興趣?還是深惡痛絕的試題深淵呢?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多元聊科技 #10】運動健兒訓練效率再升級,粉絲觀賽體驗科技化更帶勁!
17
Aug
2024
你覺得巴黎奧運精彩嗎?雖然我們可能都沒辦法親自到場,但還是能透過網路幫運動員隔空加油,如今這些運動員背後除了有加油鼓勵外,其實還有很多黑科技在加持他們!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多元聊科技 #09】運動不只有追趕跑跳碰,有了科技你我更「好運」!
03
Aug
2024
奧運賽事引爆了全民運動熱潮,你跟上了嗎?千萬別只存有運動就只是追趕跑跳碰的古老想法,現在的運動可是高科技當道!想知道最新的運動科技有哪些嗎?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多元聊科技 #08】深度詮釋科技與產業趨勢,傳統電子報也能打下一座江山
20
Jul
2024
很多人比起看字,更喜歡聽人講或是看影片,。不過,也有些人想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吸收知識,而且保持大量閱讀的習慣,這時候訂閱科技類電子報就很適合他們。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聚焦教育 #09】課程共備事半功倍!跨領域共備社群讓教學更不一樣!
06
Jul
2024
以前上課時,總會覺得老師們能口若懸河、妙語連珠,各種笑話、典故信手拈來,讓課堂活潑有趣,不禁讓人感嘆,老師到底花了多少時間用心準備。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科技之美 #02】美感教育從「校」開始!課本也能讓孩子「美中簿足」
22
Jun
2024
以前老師總說「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待你用心去發現」,但究竟什麼是美?卻並不一定會教,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想讓美的意識存在於下一代孩子們的心中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科技之美 #01】科技之美盡在藝術裡,策展人帶你看藝術與時代的碰撞!
08
Jun
2024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藝術是生活的鏡子,科技是生活的雙胞胎」,科技與藝術共同讓我們邁向美好的生活,而兩者之間同樣具有緊密的關係。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太空
【名家趣談 #02】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的全能通才,500年前的絕世先知——達文西
25
May
2024
聽到達文西這三個字,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呢?是畫出〈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絕世畫家?還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又或者是那些遺留下來的驚天手稿?
孫維新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聚焦教育 #08】突破傳統學習框架!科學桌遊讓學生從玩中學
11
May
2024
你平常會玩桌遊嗎?你最喜歡玩哪一款桌遊呢?從古埃及的賽尼特棋、中世紀的西洋棋、近代的麻將、地產大亨,再到近十多年來各式各樣的現代桌遊,可以說桌上型遊戲(Tabletop game)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符號,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多元聊科技 #07】開箱紡織界的中研院,紡織所助力MIT走向國際
27
Apr
2024
一項新技術從實驗室的發明,到最終走向社會大眾,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逐漸市場化,而在台灣則有一群財團法人,他們扮演著學術和產業構通的橋樑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多元聊科技 #06】紡織業踏上科技化新程,傳產也能顧ESG拚永續
13
Apr
2024
也許很多觀眾朋友小時候曾看過或聽說過,甚至自己曾經穿過所謂的「太子龍」,也就是傳統的卡其色制服,而這可是台灣經濟起飛時,乘載著一、二代人的青春記憶。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文藝獎特輯 #14】2023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 兒童電腦繪圖類評審專訪
30
Mar
2024
本集邀請到 2023 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兒童電腦繪圖類的評審孫菊君老師,本次兒童電腦繪圖類的競賽題目為「我最欣賞的科學家」,孫老師有很多精彩的評語。
文藝獎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文藝獎特輯 #13】2023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 閱讀科技心得寫作類國中組評審專訪
16
Mar
2024
本集我們邀請有「閱讀傳道士」美稱的宋怡慧老師,請他以一個高中老師和閱讀推廣者的角度來觀察,本屆善科科技文藝獎的參賽同學們的情況,並且給予建議。
文藝獎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文藝獎特輯 #12】2023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 青年科幻小說類評審專訪
02
Mar
2024
本集打頭陣的,是目前已經擔任二屆科幻小說類評審的葉言都老師,他將會就其在「青年科幻小說類」的評審觀察,與大家分享參賽者在創作科幻小說上,包含題材、內容、文筆等技術層面的操作優劣勢,以及對於有興趣創作科幻小說的青年朋友,提供一些務實的建議。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文藝獎特輯 #11】2023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得獎者專訪 陳建佐
24
Feb
2024
本次「2023 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青年科幻小說類首獎,由陳建佐同學以作品〈窺〉奪下首獎。一群城市中常見的鴿子其背後又隱藏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文藝獎特輯 #10】2023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得獎者專訪 盧品渝
17
Feb
2024
「2023 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閱讀科技心得寫作類社會組,由盧品渝小姐以作品〈願人性刻在科技裡〉摘下參獎。其對於科技背後人性的探討值得我們品味。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文藝獎特輯 #09】2023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得獎者專訪 李政諭
10
Feb
2024
本次「2023 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兒童電腦繪圖類的題目為「我最欣賞的科學家」,由李政諭同學所繪製的愛因斯坦奪下首獎,政諭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分享呢?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文藝獎特輯 #08】2023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得獎者專訪 蔡佩妤
03
Feb
2024
「2023 第二屆善科科技文藝獎」閱讀科技心得寫作類青年組,由蔡佩妤同學以作品〈後人類思辨如何超越邊界與啟示生命〉摘下首獎,聽聽她創作的心得吧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智慧醫療 #06】基因治療「Gene厲害」!罕見疾病有它便能一勞永逸?
21
Jan
2024
過去那些與基因遺傳相關的罕見疾病,多無法對症下藥,僅能舒緩病人的情況,但近年來隨著CRISPR、CAR-T等新技術的應用,那些藥石難治的頑疾有了新曙光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智慧醫療 #06】臍帶血值千金?幹細胞治罕病再造第二人生!
07
Jan
2024
你一定聽過幹細胞這個名字,但真的知道幹細胞是什麼嗎?媒體上宣傳多年的臍帶血真的那麼有效?號稱萬能的iPS細胞又是什麼?愛滋病能夠被治癒了!方法是?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智慧醫療 #05】養老負擔比房貸更重?智慧長照企圖開創熟齡新局
24
Dec
2023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社會年齡的日益老化,長照在未來會成為不可承受之重,也許透過穿戴式裝置和AI的輔助,智慧照護會成為一種可能的解方。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智慧醫療 #04】早篩失智症治療更加分,AI助攻邁向智慧醫療新境界
09
Dec
2023
雖然說預防勝於治療,但傳統的失智症量表測驗過程繁複、耗時耗力,容易消磨掉潛在失智症患者好不容易累積起的就醫情緒,不過如今失智症篩檢有全新方式!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智慧醫療 #03】罹患失智症人生變黑白?預防+治療,延緩發病更有效!
25
Nov
2023
失智症是一種平時不易察覺的疾病,隨著時間的流逝,往往病情惡化到一定程度才被家人發現,但往往已經回天乏術,對患者和家屬都造成極大的困擾。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智慧醫療 #02】AI不挑土豆反而看病人?揭開AI醫療的產官學困境
11
Nov
2023
你有看過AI輔助門診嗎?比起過去的傳統醫學,越來越多的醫院選擇將AI導入到日常的醫療行為當中,從而達到更好的醫療效果,但AI醫生聽起來總是讓人怕怕的!
人工智慧 (AI)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前進AI #16】革命性小鎮實驗顛覆想像,訓練擬人AI互動成果卓著?
28
Oct
2023
當你玩遊戲的時候,會不會覺得那些遊戲中的NPC都非常的死板生硬,一點都沒有互動的感覺?但史丹佛的一項實驗告訴你,未來電腦扮演的角色也可以很生動!
人工智慧 (AI)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前進AI #15】機器來閱讀勝讀十年書,AI那麼厲害的關鍵竟是它!
14
Oct
2023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閱讀從書面文字中提取與構造文章語義」對文章進行理解,那麼換作是機器AI又該怎麼理解人類的語言?AI又該如何不搞混多種不同的語言?
人工智慧 (AI)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前進AI #14】AI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第三波網路革命已無處可逃
30
Sep
2023
你是否覺得如今這個世界變化太快,科技產業,尤其是AI幾乎是一月三變,甚至週週有大驚奇,這似乎預示著第三波網路革命已然悄悄發生,而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人工智慧 (AI)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前進AI #13】AI能湧現智慧甚至產生幻覺?大語言模型研發台灣也不掉隊
16
Sep
2023
你有使用過最新的生成式AI嗎?究竟這波AI智慧的湧現是怎麼出現的呢?你是否想過AI其實也會產生幻覺胡說八道呢?其實台灣在AI研究領域一點也不含糊!
人工智慧 (AI)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前進AI #12】生成式AI拔山倒樹而來!道德和教育的底線不復在?
02
Sep
2023
你有用過生成式AI嗎?是否折服於AI所帶來的方便與快速,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呢?但生成式AI的背後蘊含不少道德和法規上的風險,同時可能會毀滅現有的教育。
人工智慧 (AI)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前進AI #11】東北角生態寶藏值千金,AI辨識助攻海洋保育更加分
19
Aug
2023
台灣周邊海洋生態資源豐富,但過去由於水下研究不易,只能對其望洋興嘆,如今在最新的AI技術的輔助下,海洋大學與海科館又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前進AI #10】塞車惡夢不斷上演⋯⋯智慧城市能讓生活更完美?
05
Aug
2023
一份統計指出,2023年全球百大塞車城市中,台灣竟有多個縣市榜上有名,在這AI高速發展的當下,我們究竟該如何達成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願景呢?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名家趣談
太空
【能源與電力 #03】夏季電價讓你不敢吹冷氣嗎?節能科技顧環保也顧荷包
22
Jul
2023
天氣炎熱,不開冷氣難以忍受,但冷氣常開卻又讓荷包大失血,那有什麼節電好方法呢?傳說中專門幫助節能省電ESCO 能源技術服務業又是什麼呢?
能源
善科聊天室
能源與電力
太空
【名家趣談 #01】無良老闆坑害王牌員工?起底課本不會教的愛迪生與特斯拉
24
Jun
2023
上集我們藉由電影《電流大戰》,探討了直流電與交流電這一百多年來的競爭,也學到了在科學技術不斷革新之下,一時的贏家未必會成為最終的贏家。本集我們要將目光聚焦在最能夠代表直流電與交流電的科學家——愛迪生與特斯拉,這二個理念不同的競爭對手身上,並邀請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孫維新教授,告訴我們那些課本不會教的,愛迪生和特斯拉的小故事。 孫教授認為,愛迪生最偉大的發明不是電燈,而是一件改變人類文明型態的產品,那麼這項發明是什麼呢?被認為是無良慣老闆的愛迪生,據說是史上第一位建立研究型實驗室,大力投資科學發明的人?導致特斯拉與愛迪生決裂的五萬美金獎金之謎,究竟孰真孰假?為什麼愛迪生明明早就知道當時的交流電遠比直流電更厲害,卻又死守直流電不放,甚至不惜設計迫害特斯拉呢?號稱「最接近神的男人」的特斯拉,他的研究筆記為什麼會被美國政府封存?孤獨的先知與凶暴的生意人,他們都有不幸的童年,那麼教育對天才的養成有多重要? 這麼多精彩的內容,全都在這次的《善科聊天室》裡,就讓我們一同回到十九世紀,見證愛迪生、特斯拉的恩怨情仇。
名家趣談
能源與電力
能源
孫維新
善科聊天室
【電影學科技 #15】光明前的黑暗是野蠻的資本競爭,《電流大戰》開創近代電能基礎
10
Jun
2023
電力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舉凡燈光、手機、網路、空調或暖氣等,無數的設備都需要依賴電,因此也可以說,現代社會就是個「電能文明」。但實際上,電力使用在人類歷史中,其實只有短短的一、兩百年,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經過幾位偉大發明家的實驗與推廣,我們才能享受到如今的光亮。 不過在這黎明的前夕,是由誰主導,才有當今熟悉的電網系統雛形呢?而電的傳輸又分成直流電與交流電,電力的傳輸,又是以何種作為主流?以上種種,都在十九世紀時引發一場針鋒相對的競爭,究竟這場紛爭的結果如何影響歷史,就讓我們跟國立宜蘭大學的陸瑞強教授一同探究下去。 今天的節目,我們要隨著電影《電流大戰》,一起探討當今我們習以為常的「電」,在產出及供應的最初設計上,發生的種種軼事:首先,為什麼常會聽說直流電是自然界的產物,而交流電卻是違反自然的創造呢?如果當年是由愛迪生所代表的直流電獲得勝利,那如今家家戶戶需要準備各自的發電機嗎?《電流大戰》中明明是交流電大獲全勝,後來卻因為半導體的出現,使得直流電絕處逢生,這究竟其中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如今一項特高壓直流電傳輸技術的出現,是否會導致直流電澈底反敗為勝,全面壓過交流電呢?最後,當年見證「電流大戰」歲月的骨董發電機,竟然就藏身在台灣,而且歷經百年依然能夠照常運行,這件珍藏又是為何會落腳寶島?被收藏在何處? 愛迪生與特斯拉兩位大師之間,還有更多課本不會教的恩怨情仇,看完今天的節目,請持續鎖定下一集,更多精彩秘辛下回揭曉。
能源
善科聊天室
能源與電力
電影學科技
善科聊天室
【天文特輯 #08】拉格朗日點上的太空之眼,韋伯望遠鏡復興宇宙探索風潮
13
May
2023
你是否也曾被那些 NASA 發布的宇宙全彩照片,像是絢爛奪目的「船底座星雲」、氣勢磅礡的「創世之柱」等,為之著迷且神魂顛倒?這些照片都來源於 2022 年升空,前往遙遠的第二拉格朗日點的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所拍攝出的照片。但為什麼人們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籌備,將一個碩大的太空望遠鏡,送到離地球有一百五十萬公里遠的地方呢? 這一切源自於幾個有趣的天文知識:地球上由於有大氣層的存在,人們在進行天文觀測時,大氣層就如同海水一般,將多種不同的射線給阻攔在外,且無處不在的氣流擾動也嚴重影響著天文觀測的精確程度。因此天文學家換個角度想,既然地面上受到大氣層的干擾不適合進行精確觀測,那把望遠鏡放在地球軌道上不就好了嗎?上一代的哈伯天文望眼鏡就是如此誕生的。 但距離地面幾百公里外,位於近地軌道不斷旋轉的哈伯望遠鏡,還是距離地球太近了,巨大的地球遮擋了太空望遠鏡能夠觀測的仰角與範圍,圍繞地球軌道不斷旋轉的特性也讓科學家們無法定點觀測同一片星空,於是就有了試圖解決這些問題的韋伯太空望遠鏡。 拉格朗日點是數學上的精妙計算,待在點上的物體,可以呈幾乎相對靜止的狀態,保持在地球和太陽位置之間及周圍的平衡點,位在五個拉格朗日點中第二個點的韋伯望遠鏡,則是這些點中最適合觀測星空的位置,將可巧妙地由地球遮擋住來自太陽的干擾(可進入影片看示意圖)。 不過韋伯望遠鏡就完美無缺了嗎?並不是,那麼究竟韋伯望遠鏡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這就得請您與我們一起觀看本集節目,由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的孫維新教授,帶著大家深入認識韋伯望遠鏡的誕生故事和應用原理。
天文
孫維新
善科聊天室
哈伯望遠鏡
韋伯望遠鏡
太空
【電影學科技 #14】注意!千萬別抬頭!彗星即將引爆世界末日?
27
Apr
2023
古人在抬頭仰望繁星點點時,也曾好奇天上的流星是否會落下地面,雖可能有少許流星砸傷人的實例,但這種想法多半會被當作無稽之談。直到恐龍被認為可能滅亡於一顆巨大的隕石開始,便出現大量如《彗星撞地球》、《世界末日》等,臆想彗星撞擊將導致世界末日的電影;但彗星真的撞擊過地球嗎?《千萬別抬頭》中的科學狂想是否真的會發生?在這一集裡面,台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的趙瑞青研究助理,將繼續和我們分享有趣的天文話題。 在完全不查資料的情況下,給你一分鐘的時間思考,你能夠正確地說出彗星與小行星、隕石與流星之間的區別嗎?彗星那拖曳的長長尾巴,是來自太陽系邊緣的祝福,還是令古人聞之色變的掃把星呢?如果有一天彗星真的徑直往地球飛奔而來,這時人們只能像《千萬別抬頭》裡的民眾一樣,靜靜等待著人生的終點,還是人類將有能力可以與之拼搏一把,改變自身的未來? 科學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故事,但人們要的往往只是快門中最精彩的那個瞬間——這就是科學的美麗與哀愁。繁星在宇宙中各據一角,或獨自美麗,或四處逃逸,而天文學家卻試圖去理解它們,「探索太空」就是這麼孤傲卻迷人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和我們一樣去理解,並認識這些前人的心血結晶。
天文
電影
善科聊天室
電影學科技
韋伯望遠鏡
太空
【天文特輯 #07】有流星,快許願!2023不容錯過的天象大集合
20
Apr
2023
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就已經在抬頭仰望星空,太陽、月亮、星星,無數次的天文觀測,激發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對於自然科學探索的興趣。如今的觀眾朋友,你們還時常注意天象嗎?在 2023 年一整年中,有多個值得關注的天文現象,你又知道、或者觀察過幾個了呢?我們這集邀請到台北天文教育館的趙瑞青助理研究員,來和大家聊聊 2023 年的天象與流星。 除了已經發生過的金星合木星、月掩金星,還有節目播出當下的日偏食外,八月十三日的英仙座流星群極大、十月二十九日的月偏食,以及十二月十五日的雙子座流星群極大,都是趙研究員特別推薦給大家、不容錯過的天象。 不過,流星天天都有,為什麼英仙座、雙子座流星群就被稱為極大,而且非常適合觀賞?難道這些流星雨都來自於於遙遠的英仙座與雙子座,跨越了大半個宇宙,就只為了讓你、我許下一生的諾言?如果真的來自遙遠的太空,這些流星雨是怎麼保證一定的週期性,又能被天文學家預測到呢?還有同樣是劃過天際的弧形,流星與彗星又有哪些關係?如果你也對這些知識感到好奇的話,不如一起來聽聽看趙研究員是怎麼解答的吧!也許下次與親友相聚觀賞天文美景時,除了發現流星許願以外,還能有更多的知識可以分享給他們。
天文
善科聊天室
太空
天文特輯
韋伯望遠鏡
太空
©2019 SanCod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