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可能已經吞下了超過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微型塑膠了!科學研究指出,這些微小的塑膠碎片不僅廣泛漂浮於地球的各式水域,更會隨著河流或海洋滲透到每一個角落,甚至累積在我們的大腦裡面。微型塑膠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潛在危害,已是不容忽視的嚴峻議題。
在台灣,有一群充滿熱忱的年輕人,深刻體認到微型塑膠與各式海洋廢棄物對環境的威脅,他們成立了名為「點點塑」的社會企業,積極投入海洋塑膠廢棄物的清理工作,致力開發過濾及清除水中微型塑膠的方法,並推廣海洋環境教育。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點點塑的創辦人洪以柔執行長,與我們分享她們的故事與理念。
首先我們將目光聚焦到河流,目前學界對河川微型塑膠的研究仍處於初步階段,為此,點點塑積極與政府合作,在水質監測站設置過濾設備,分析其中的塑膠含量與來源。他們期盼透過持續的數據累積,未來能為台灣制定出完善的微型塑膠排放標準,從源頭加以控管。
此外,洪執行長也指出令人意外的事實:高達八成的海洋廢棄物竟源自於陸地!除了常見的塑膠袋、寶特瓶和吸管外,菸蒂、塑膠包裝及塑膠碎片等陸地垃圾,也是海洋廢棄物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而漁業廢棄物,諸如漁網、保麗龍和浮球等,也是令人頭疼的海廢大宗。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原本可能成為海洋浩劫的廢棄物,經妥善處理,便可再製成各式紡織品、塑膠鍵盤,甚至是建築材料。
面對已存在於海洋中的廢棄物,點點塑雖不具國際大型基金會的資源,能大規模地清理洋流所帶來的國際垃圾,但他們仍積極研發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能夠自動清掃港灣的無人船等。同時,點點塑也將原本應用於大型廢水處理廠的過濾技術小型化,開發出特製的「微型塑膠收集器」,便於安裝在漁船後方,讓漁民們在出海作業的同時,也能為海廢清理盡一份心力。
洪執行長也與我們分享到點點塑的創立故事,便是源於一堂充滿啟發的大學課程。當時洪執行長與夥伴們發明了一款具有商業潛力的微型塑膠處理器,恰逢他們獲得國際交流的機會,在汲取國外經驗後,便毅然踏上了創業之路。而洪執行長憑藉著外文系的專業背景,積極地拓展國際合作,尋求更廣泛的支持與資源。
雖然創業之路與洪執行長最初夢想成為英語老師有所不同,但她轉念讓自己化身一位環境教育的推廣者,她認為,身為一個海洋國家,台灣的海洋環境教育仍有加強的空間,而這也是他能發揮所長的地方。最後,洪執行長也鼓勵大家,平時可以多親近海洋、參加海洋知識遊程,也可以實際到海洋友善的店家消費,由自身開始,認識海洋並且保護海洋。
點點塑的故事,正是一群台灣青年以實際行動,為守護這片藍色家園貢獻力量的動人篇章。
關於善科聊天室
每週四晚上八點於「善科教育基金會」Facebook 粉絲專頁首播,由主持人帶領觀眾朋友透過節目,和科技、科學、教育相關領域的來賓暢談,主題廣泛,從前沿科技、環保課題、創新創業、電影講解、到天文盛宴等等,全都能在《善科聊天室》中看到!希望透過簡單、輕鬆的聊天節目,寓教於樂,傳達正確、豐富的知識給各位觀眾朋友,也期待能透過主持人及來賓獨特的魅力,用不同角度來關心時事和科技教育。
✓更多節目影片|https://reurl.cc/Xk6M9M
✓鎖定節目首播|https://reurl.cc/Z7O3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