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閉
複製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個資使用條款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高中微課程
偏鄉科技教育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銀行捐款
劃撥捐款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
▲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個資使用條款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News
▼
▲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Activities
▼
▲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高中微課程
偏鄉科技教育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Media
▼
▲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Join Us
▼
▲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支持 Donate
▼
▲
銀行捐款
劃撥捐款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網站
網站地圖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個資使用條款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高中微課程
偏鄉科技教育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銀行捐款
劃撥捐款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Previous
Next
善科聊天室
SanCode Chatroom
首頁
活動專區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高中微課程
偏鄉科技教育
其他活動
天文特輯
善科聊天室
【前進 AI #04】AI 的世界,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
29
Oct
2020
AI 近年再度火紅,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尤其是網路世界。想必都有一種經驗,只要關注過某項商品,接下來數天甚至是數週,與該項商品相關或同類型的廣告,就會如影隨形般地跟蹤我們到各個網站,緊密到讓人感到有些厭煩的程度。AI 應用多如雨後春筍,這其實就是其中的一種。有人視 AI 為科幻的未來進行式,但大多數民眾則是霧裡看花,不清楚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 AI,還有數十年前的 AI 跟現在的 AI 最大的不同在哪裡?iKala 互動媒體公司執行長-陳世嘉(Sega)將為觀眾朋友解答這些疑問,也會和我們分享他的人生觀,以及作為一個以網路媒體與 AI 技術為核心業務的新創公司,是如何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如何透過以人為本的應用,努力讓 AI 為增進人類對世界更多的體驗而服務。
善科聊天室
【前進 AI #03】醫病新未來,邁向數位化的白色巨塔
22
Oct
2020
最近健保費準備調漲,讓很多人都關心起台灣醫療相關議題,對於健保每年的高額支出有不少檢討的聲音,但其實因為電子病歷的推動,近年來民眾從不同醫療機構重覆開藥的情況已經大幅改善,無形中已發揮為民眾荷包和健康把關的功能。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教授,許教授在衛生福利部服務期間正是電子病歷如火如荼推動的階段,這是台灣醫療數據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許教授將從電子病歷和健康雲的推動一步步帶領觀眾認識台灣的智慧醫療發展。想知道 A-AI(人工智慧)、B-blockchain(區塊鏈)、C-cloud computing(雲端運算)、D-data(數據)、E-edge computing(邊緣運算)等數位科技將如何改變傳統醫療的樣貌嗎?想了解以人為本的 4P Medicine (preventive、predictive、participatory、personalized;預防、預測、參與、個人化)醫療概念嗎?一起進來看看,您將會有滿滿收穫。
善科聊天室
【特別企劃#03】刻在你心底的夢想,勇敢逐夢的少年郎
15
Oct
2020
在今(2020)年 9 月的系列教育主題中,我們曾談到關於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我規劃等方面的內容,至於如何實踐其實讓人有些困惑。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一位打破傳統教育體制框架,不仰賴教科書灌輸,能獨立自主思考,想學什麼就自主認真學習,正走在圓夢道路上的年輕人-清華大學清華學院三年級的游弘宇同學來跟我們分享他的故事。一個從不懂得寫計畫書、不敢簡報的國中生,逐漸蛻變成為在各種專案比賽中毫不怯場的常勝軍;一個為了夥伴與興趣,願意挺身而出募款幫助學校創辦棒球隊的築夢者;一個關懷地方歷史、文化與經濟,透過替在地原住民籌劃拍攝微電影,試圖改善故鄉經濟條件的實踐者;一個不打算讀死書,專注在自主學習,通過清華大學拾穗計畫錄取的大學生….。讓我們一起來聽,來分享這個不斷尋找和實現夢想的少年郎的精采故事吧!
善科聊天室
【前進 AI #02】融科技人文藝術於一身,彈精采數位科技交響曲
08
Oct
2020
林一平教授擅長物聯網、行動計算、系統模擬等領域,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 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AgriTalk)、智慧教育(EduTalk)、智慧校園(CampusTal)等場域。林教授不僅通訊專業學術成就非凡,獲獎無數,文學造詣也很高深,又畫得一手好畫,可說是科學、人文和藝術融合的最佳典範。林教授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深入淺出的功力,讓科學和美學都不再深奧難解,無限的想像力和創意,更讓物聯網的應用屢屢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創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如同在彈奏高潮迭起的數位科技交響曲。本集中林教授將讓我們見識,什麼是「無俚頭的物聯網想像」?為何物聯網的精髓在「聯」而不在「物」?物聯網怎麼講故事? 5G 加上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將如何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用心看完,一定會有許多收穫。
善科聊天室
【前進 AI #01】生活怎麼過?生意怎麼做?氣象預測告訴你
29
Sep
2020
如果問各位哪怕再忙,每天也會關心什麼樣的新聞,大概就是氣象了吧!畢竟早上出門萬里無雲,傍晚回家時傾盆大雨,落湯雞的滋味一點也不好受。台灣所在的西北太平洋地區是全世界颱風發生頻率最高的地區,據統計最近 30 年平均每年發生 27 個颱風,其中 3 至 5 個會侵襲台灣,所以準確的颱風預報對我們的企業和民眾非常重要。感覺隨著科技發展,氣象預測應該越來越厲害了,但為什麼颱風路徑、強度和降雨的預測還是這麼困難?過去氣象預報大多由政府負責,近年天氣產業逐漸興起,你知道包括能源、科技、農業、運動、餐飲、零售等產業,是如何善用精準的氣象預測來進行營運調整的嗎?還有,進入 AI+5G 時代後,氣象預報的形式和時效性、準確度會再次升級嗎?這麼多疑問,我們趕快來聽聽知名氣象達人,也是彭博士觀風向的主持人-彭啟明博士的解答。耐心看完,你會有不少收穫。
善科聊天室
【聚焦教育#02】只有教學沒有距離!偏鄉小學邁向數位轉機
24
Sep
2020
位居台灣東北角的新北市貢寮區是個碧波、白浪、風吹拂,親山近水的旅遊勝地,但隱藏在美麗風景背後的,卻是人口大量外移,導致偏鄉小校再如何努力經營,學生總是寥寥無幾的窘境。在台灣符合「偏遠地區小學」定義的學校比你我想像的更多,貢寮區就有澳底、貢寮、福隆、福連、和美等五所迷你「偏遠地區小學」,為了讓教育有機會翻轉偏鄉孩子的未來,貢寮區的小學校長們透過五校策略聯盟的方式,來改善師資和教學資源的問題,也努力推行數位教育及 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的素養推廣,完全不因為位處偏鄉而輕易犧牲教學品質。澳底國小李延昌校長今(2020)年獲得杏壇芬芳獎的肯定,可謂實至名歸,這集我們特別邀請他來聊聊經營偏鄉小校的甘苦,李校長已經在澳底國小服務九年了,對貢寮這片土地和小校師生的疼惜溢於言表,相信他有許多教育信念、經驗和心得可以和我們分享,耐心看完,你會很有收穫。
善科聊天室
【聚焦教育#01】新課綱週年,爸媽仍霧煞煞的素養教育和自主學習
17
Sep
2020
世界變化的速度,已經快到難以想像,與其教導孩子終將過時的知識,不如替他們裝備面對未知的素養,已是全球教育趨勢。「108 課綱」參考歐盟及國際組織制定,以培養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主軸,希望透過適性教育,激發學生對於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但實施已屆滿一年,大部分的學生和家長仍然對素養教育充滿困惑,學校對於如何啟發孩子的核心素養能力,也還在摸石子過河的階段。究竟台灣的素養教育做對了嗎?國際上有那些素養教育成功的典範?大學端將來在升學上會如何考核學生的素養能力?學生如何有效「自主學習」和「跨域整合」?又該如何善用「數位學習」?我們特別請到長期關注教改並參與教育最前線的東華大學陳復教授,來為觀眾朋友們釋疑解惑。
善科聊天室
【拔尖人物#03】最剛毅的影劇推手——陳剛信
10
Sep
2020
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在台灣電視圈有「經營之神」稱號的影劇推手-陳剛信董事長。八月中、下旬我們製作了 3 集和電影有關的內容,曲全立導演講述他開著「美力台灣 3D」電影車,到偏鄉推展數位教育的故事;李崗導演用他一貫感性又不失理性的口吻,訴說這二十多年來台灣電影產業的興衰;數字王國謝安行政總裁娓娓道來他進入好萊塢的傳奇,也帶領觀眾了解最新的電影特效。本集我們把目光放回最貼近你我生活的電視產業,陳剛信先生現任史坦利國際傳媒董事長,曾任 TVBS 副董事長兼總顧問,民視常務董事暨總經理,華視節目部經理、業務部經理,在這幾個電視台都製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戲劇。如果您平時喜歡看八點檔,一定要聽聽陳董事長親自講述他製作《娘家》、《飛龍在天》,以及近期《女兵日記》等這些影劇作品背後的起心動念、品質堅持和賣座祕訣,更應該理解進入數位時代後,在大型跨國 OTT 鯨吞蠶食之下,台灣電視產業有何生存之道。究竟一個新聞系畢業,做廣告業務出生的剛毅男子漢,如何一步步成為台灣電視圈的傳奇人物,耐心看完,你會有答案。
善科聊天室
23
24
25
26
27
© 2019-2025 SanCod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