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閉
複製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
▲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News
▼
▲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Activities
▼
▲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Media
▼
▲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Join Us
▼
▲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支持 Donate
▼
▲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網站
網站地圖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Previous
Next
善科聊天室
SanCode Chatroom
首頁
活動專區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iWant
其他活動
天文特輯
善科聊天室
【悅讀科技#01】數位轉型,以「蛻」為進
17
Feb
2022
去(2021)年第 4 季善科教育基金會與書香文教基金會,攜手舉辦「悅讀科技」數位科技書籍閱讀心得寫作比賽。活動共徵得近 200 篇作品,經三階段審核評比後,學生組與社會組共頒發 2 名特優、2 名優等及 11 名佳作等獎項。15 位得獎者既從書籍深入,復能透過自身經驗,闡明各種數位科技的精髓,且文字極具吸引力,將邀請其中 5 位逐一現身分享。本集訪問獲得社會組特優獎的巫珍妮小姐,她經常利用空檔廣泛且有系統地閱讀,希望不斷從書中找到更好的自己。珍妮任職地方政府教育行政機關,觀察到數位浪潮在步調緩慢的學校組織,多年來可說是波瀾不興,因此在選讀《領導者的數位轉型》後,用心掌握領導數位轉型的要旨,並與自身專業結合,就學校組織轉型的各個面向提出具體建議。當主持人探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學校數位轉型的影響時,珍妮認為疫情確實是一道催化劑,也是領導者好好省思如何帶領學校數位轉型的契機。除了校園數位轉型的第一線觀察和建議,珍妮也將以自身跨域的經驗,提供初入科技領域的朋友,循序漸進掌握科技新知的撇步,進來聽聽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善科聊天室
【特別企劃 #8】學習轉念找回快樂和健康,哈佛醫生與你暢談心能量
10
Feb
2022
農曆年後開工的第一週,你是否也被倦怠、焦躁、憂鬱等「收假症候群」困擾著?開春第一集我們特別邀請到人稱「哈佛醫師」的許瑞云醫師,為大家介紹現在很夯的「心念醫療」,並分享怎麼透過轉念來讓自己更快樂和健康。許醫師曾任職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哈佛麻省總醫院,從事多年臨床診療實務工作後,開始深入鑽研中醫、自然療法、心靈諮商及能量醫學等不同的領域,成為具整合跨醫療領域學養與實務經驗的醫師。十多年前許醫師因緣際會回到台灣後山的慈濟醫院,除致力醫學教育外,也透過身心靈能量的檢測和疏導,協助許多人治癒各種疑難雜症和多年痼疾。許醫師總能在很短的時間直指病根,開導並疏通病人鬱結之處,達成治療的效果,不但名聲不脛而走,心療法系列書籍更是書店「醫療保健」排行榜的佼佼者。觀眾朋友們不論是與家人或同事偶有摩擦,還是人生事業有些卡卡的,都歡迎進來聽聽,這開春第一炮保證讓你的人生更加圓滿!
善科聊天室
【登入元宇宙#02】旅遊新境界,五感全開的虛擬旅遊即將到來!
25
Jan
202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 年東京奧運延至去(2021)年以閉門方式舉辦,當時推出的 VR 觀賽,給了奧運迷另一種身歷其境的體驗,而元宇宙概念的興起,將使各種休閒旅遊有更多的可能性,相當令人期待!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時刻旅行的創辦人李勁葦(James),觀眾朋友們可能無法想像,在元宇宙甚至 VR 概念都還沒火起來以前,生物醫學工程背景的 James 早就慧眼獨具的投入虛擬旅遊產業了。雖然未來元旅遊看似有無限的可能,但投入相關產業十幾年的 James 還是提醒大家,真實世界不會被元宇宙取代,真實旅遊也不會被虛擬旅遊取代。不可否認,在某些情境下,虛擬旅遊確實可以替代甚至超越實體旅遊;但更多時候,虛擬旅遊是另一種旅遊樂趣和體驗的預告,透過虛實整合才能增進旅遊的美好。如果你在疫情下憋壞了,做夢都會夢到在羅馬、在東京、在世界各地旅行,又有顆躁動的心想要盡快體驗元旅遊的魅力,歡迎一起進來聽聽吧!
善科聊天室
【登入元宇宙#01】一條人魚啪啪啪飛上天際,元宇宙大爆發指日可待?
20
Jan
2022
觀眾朋友是否曾想望,有一天可以隨意以不同的身分,穿梭於不同的世界。像是進入劍與魔法的世界,與惡龍搏鬥來拯救公主;和一群星際牛仔在銀河裡,在群星中競速;或者成為一條人魚在水中悠遊,突然間又長出一對翅膀衝上雲霄翱翔。現在雖然能靠夢境或是某些電腦程式去體驗這些,但總還是少了些什麼?不像《一級玩家》甚至《駭客任務》中的人物那樣,能絲滑般地轉進。這一切的渴望被裝載進一個既新也舊的概念─「元宇宙」中,經過近三十年的沉積,元宇宙厚積而薄發,在最近屢屢出現爆炸性的的概念與新聞。本集我們再度邀請到擅長探索與分享數位科技概念的寶博士─葛如均教授,據寶博士分析元宇宙有三個重要的層面,除了大眾所熟知的共創共享以外,還有什麼呢?一個存在幾十年的理念,又是依靠什麼技術帶來了新的突破?元宇宙的到來真的會解構我們現有的世界嗎?在眾多被看好的元宇宙公司中,竟然出現一條人魚在力爭上游,它能夠成功登頂嗎?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善科聊天室
【創業楷模#03】牛肉麵×麻將×廚房=? 台灣創投教父獨門心法大公開
13
Jan
2022
老子道德經有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指治理國家不可輕易擾民,多攪則易爛。對照現代社會,政府如何在產業發展中扮演恰如其分的角色?本集來賓中磊電子與怡和創投董事長王伯元先生以「廚房理論」來巧妙比喻,他認為政府只要營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廚房),不需要下指導棋,企業(廚師)自然會端出一道道美味佳餚。王董事長主修物理,卻一路從資訊工程師、經理人、網通公司管理人再到創投經營者,不斷打破傳統框架,也樂於分享個人經營事業的諸多心法。想知道王董事長自創的「麻將理論」和「牛肉麵理論」是什麼嗎?這位創業大老又是怎麼看待年輕人創業的呢?是專才還是通才更容易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什麼樣的書籍是創業者必讀的?為什麼壯年創業才是最好的?王董事長口中壯年創業的最佳代表指的又是哪位呢?如果你正在創業,或者還在猶豫是否要跨出舒適圈,都歡迎進來聽聽創投教父毫無保留的分享和建議。
善科聊天室
【特別企劃 #7】攀登學術巔峰,引領世界美好,國際指標性桂冠——唐獎
06
Jan
2022
英國珍.古德(Dame Jane Goodall)女爵士長期致力於地球永續發展與生態和諧;美國道納(Jennifer Doudna)和法國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是發現 CRISPR-Cas9 的兩位女科學家;中研院余英時院士是華人史學泰斗;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是南非推動種族平權的法學鬥士。以上四組(五個國籍)可說是「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以及「法治」等領域的巔峰成就與美好品德,而他們的共同身分是—「唐獎」得主。唐獎由尹衍樑先生捐助成立於 2012 年,比創發於十九、二十世紀的國際學術大獎,更重視科技時代下的人文關懷與永續發展。除激勵創新式研究,更著重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對社會帶來的實質貢獻。如果你對唐獎的設立、運作及得獎人的故事感到興趣,也關注第五屆唐獎,歡迎進來聽聽唐獎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教授的第一手資訊。
善科聊天室
【移動革命#02】迎接自駕車時代,台灣準備好了嗎?
28
Dec
2021
您有沒有體驗過自駕巴士呢?經濟部 2019 年 10 月公告「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2 年多來共 11 案通過申請。台北市因具備公車專用道的交通環境,從去(2020)年 5 月起啟動「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自駕巴士創新實驗計畫」,與新創公司台灣智慧駕駛(Turing Drive,簡稱台智駕)合作,展開夜間自駕巴士測試。這個計畫曾開放民眾試乘體驗,雖在新冠肺炎進入三級警戒後暫停載客服務,但在寂靜深夜運行的藍色小巴士,仍經常讓夜歸的民眾驚喜注目。這集我們特別邀請到台智駕沈大維執行長來分享台灣自駕車創新實驗推動情形及台智駕的故事,沈執行長認為自駕車產業將創造出一個生態系(Ecosystem)來,新創公司也許沒有能力去做那台狹義的自駕車,但絕對有能力開發各式各樣的服務,讓自駕車更有效率、更接地氣地在世界各地運行。您關心交通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台灣可能的機遇嗎?歡迎進來聽聽沈執行長的親身經歷和體會。
善科聊天室
【移動革命#01】自駕科技踩油門,移動革命正發生
23
Dec
2021
目前業界對自動駕駛車輛(自駕車)的定義普遍採用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AE)標準,依車輛自動化程度區分為 Level 0 到 Level 5。2004 至 2007 年美國國防部舉辦的 3 屆「無人駕駛大賽(DARPA Grand Challenge)」,催生了自駕產業。約莫 10 年前開始,自駕車逐漸被市場接受,近年得力於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自駕技術突飛猛進,現在新一代的車款已經具備一定的自駕功能,雖然離 Level 4-5 的真自駕,還有許多挑戰,但一場移動革命已真實發生。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陽明交大電機系教授,同時也是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數位長的王傑智教授,早在 20 年前,當大家都還當無人車只是電影描繪的科幻情節時,王教授就一頭栽進自駕車領域,親眼見證它如何從實驗室一步步走入人群,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位台灣自駕車研發核心人物的故事,以及他對自駕車發展許多獨到的見解!
善科聊天室
13
14
15
16
17
©2019 SanCod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