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閉
複製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
▲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News
▼
▲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Activities
▼
▲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Media
▼
▲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Join Us
▼
▲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支持 Donate
▼
▲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網站
網站地圖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Previous
Next
善科聊天室
SanCode Chatroom
首頁
活動專區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iWant
其他活動
天文特輯
善科聊天室
【建築殿堂#03】處心積「綠」,你所不知的綠建築標章
29
Dec
2020
為因應氣候變遷,各國無不積極推廣綠建築,環保先鋒如歐盟,更是強制未來的所有新建物,必須符合綠建築的規範,以達到 2050 年碳平衡的目標。實際上除了節能減碳,綠建築還能在生態保育與居住健康上有所貢獻,像是都市人常見的「病態都市症候群」,在綠建築的良好通風與採光設計下基本上多能不治而癒。世界各國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大多習自英國的 BREEAM 或美國的 LEED,而台灣的 EEWH 以「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Conservation)、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為主軸,是全球第一個依亞熱帶建築節能特色而發展的系統,也是亞洲第一個綠建築評估系統。想更了解綠建築的知識嗎?想知道近年台灣綠建築數量快速增長的原因嗎?趕快進來聽聽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陳海曙教授的解說。
善科聊天室
【建築殿堂#02】從垂直城市見證人類的進步——摩天大樓
24
Dec
2020
各位從小有沒有夢想過住在星星、月亮之上呢?人類早就通過神話傳說,來表達自己對比高、競高、追逐天空,享受置身於雲端的渴望。拜工業革命及電梯發明之賜,19 世紀末摩天大樓興起於美國紐約市與芝加哥地價昂貴用地不足的區域。1871 年美國芝加哥發生大火,災後重建時為了節約市中心用地,高層建築被廣泛應用,摩天大樓更應運而起。1980 年代後,開發中國家的首要城市或門戶性城市也成為摩天大樓競相爭鳴的新場域,目前摩天大樓棟數最多的是中國大陸,而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樓是杜拜的哈里發塔(樓高 828 公尺),摩天大樓是這些國家新興資本展現的一種方式,也是城市國際行銷與宣告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至於摩天大樓的樣式,從堆積木的初試,走向仿古建築,又從現代玻璃帷幕邁向後現代藝術造型,如今已是百花齊放各顯神通。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科大建築系施植明教授,來為各位觀眾介紹這曲折精采的百年摩天大樓史。
善科聊天室
【建築殿堂#01】屋倒房塌成過去式?掌握地震的新世紀大業
17
Dec
2020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接處,地震相當頻繁。經歷過 921 大地震的人,對於當時 2 千多人死亡、5 萬多間房屋倒塌的慘狀,一定餘悸猶存!一次又一次的大地震,印證了地震工程界流傳的一句話「地震本身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也凸顯建築物是否耐震的重要性。建築界更有個「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潛規則,意思是設計房子的時候,最基本的就是要在大地震下不能倒塌,以確保人命安全;偶爾發生不大不小的地震時,是允許發生一些可修復的破壞的;至於平常的小地震,不可以就造成柱子和牆的損壞,這樣常常需要花錢修復,住起來感覺也不安全。因為住居安全太重要了,這集我們特別邀請到結構動力與地震工程的專家—台科大建築工程系的許丁友教授,來分享地震和建築的相關知識,以及地震預警科技的最新進展,耐心看完,做好準備,當大地震來臨時就不致驚慌失措了。
善科聊天室
【大數據時代#02】善用大數據,理解當下預測未來
10
Dec
2020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Gary King)曾說過:「大數據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隨著網路普及和雲端運算蓬勃發展,大數據的取得與分析已經顛覆了我們對許多領域的理解,甚至進一步影響其運作模式,可以說大數據正在建構一個又一個不同於傳統的資料生態體系。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任教於東吳大學巨資管理學院的鄭江宇博士,以科普的角度,深入淺出介紹大數據的 4V(volume、variety、velocity、veracity)特性和運作機制;從教學經驗出發,分享如何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跨領域數據應用能力;並透過大師觀點,說明何以人類將從「金融資本主義」邁向「數據資本主義」。相信耐心看完,觀眾朋友們會有不少收穫。
善科聊天室
【大數據時代#01】海量有多大?大數據世代的台灣領頭羊
03
Dec
20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全面加速數位經濟發展的進程,實體經濟正快速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數位科技深度融合。大數據也稱作海量資料、巨量資料,近年全球產出的資料量不到 2 年就增加一倍,儲存資料的單位已經從我們常見的 MB(百萬位元組)、GB(十億位元組),進化到 TB(兆位元組)、PB(千兆位元組)。想必觀眾朋友一定好奇,這些源源不絕的資料究竟從何而來,又該怎麼有效運用?本集我們特別請到在大數據產業表現十分耀眼的威朋大數據集團(Vpon Big Data Group)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吳詣泓(Victor),來為我們介紹大數據興起背景、商業模式及該公司經營實務等,並分析後新冠時代台灣發展大數據的機遇和挑戰。關心大數據技術與產業發展的觀眾朋友們,千萬不能錯過。
善科聊天室
【特別企劃#05】無人機也能玩進劇場?科技藝術刷新你的三觀!
26
Nov
2020
羅禾淋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同時也是一位將「科技」與「藝術」巧妙結合的藝術家,數度在國際舞台展演令人驚艷的科技藝術作品。一個過去曾經沉迷於網路遊戲,導致高中兩度輟學的人,能夠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與前進的動力,最終將自身的興趣與藝術、資工等專業結合,從而開創不一樣的科技藝術領域,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如果你好奇一位在過去可能被宣告社會性死亡的網路重度沉迷者,如何在不被迫返回所謂的「正常道路」下,還能夠找到自己人生發光發熱的舞台,那麼本期你不容錯過;如果你是一位家長,正在苦惱孩子似乎偏離你所預期的道路,那你也該聽一聽,看一看,然後想一想,人生也許不是只有某些既定解答方式;如果你是一位教育從業者,更該省思,教育體系如何讓獨特的孩子都有一條路可以走!
善科聊天室
【特別企劃#04】久病成良醫,資安成台灣亮點產業
19
Nov
2020
安全與隱私是數位經濟信賴的基礎,在發展數位經濟的過程,資安絕對是不能輕忽的一環。台灣因為政經情勢特殊,政府機關一個月被駭客掃描(偵察)近 2 億次、被攻擊達數千萬次,「挨揍久了總能學點本領!」,近年台灣資安產業火熱,這個平常沒日沒夜、總是隱身在政府、企業背後默默協助阻擋駭客攻擊的產業,終於得到應有的關注。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台灣首家上櫃的資安服務公司-安碁資訊的吳乙南總經理來聊資安威脅、防護和產業發展相關議題,希望觀眾朋友多了解資安的重要性和台灣資安產業發展的潛力,也期待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這個產業。吳總經理還特別提出資安版的防疫三步驟—戴口罩(不要點選不明郵件)、勤洗手(常更換密碼)、量體溫(即時更新版本),提醒大家讓資安防護成為你我的日常習慣!
善科聊天室
【創新金融#02】比特幣是黃金還是泡沫?區塊鏈魅力何在?
12
Nov
2020
近期比特幣在不知不覺間,又漲回了一萬六千多美金,價值再度超越貨幣史中地位最穩固和悠久的黃金,坐實「數位黃金」之名,讓不少沒在關注加密貨幣的朋友們也開始關注起來了,再加上有學者提出區塊鏈技術可用於產品履歷標示以解決食安問題,這些都讓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討論再度熱烈起來。但其實相關資訊真假難分,時常又互相矛盾,加上其背後技術晦澀艱深,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緒。前一、二年 Facebook 組織聲勢浩大的天秤聯盟來發行天秤幣,意圖要取代現金,近來又悄無聲息,解散的流言不斷,同樣是加密貨幣為什麼發展天差地遠?這次特別邀請曲建仲博士,繼 5G 議題以後,再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幫我們解說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相信觀眾朋友們耐心看完,會增加許多科普知識。
善科聊天室
20
21
22
23
24
©2019 SanCod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