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閉
複製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
▲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News
▼
▲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Activities
▼
▲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Media
▼
▲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Join Us
▼
▲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支持 Donate
▼
▲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網站
網站地圖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Previous
Next
善科聊天室
SanCode Chatroom
首頁
活動專區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iWant
其他活動
天文特輯
善科聊天室
【電影學科技 #10】《駭客任務》盜取腦內秘密?!一起踏上通向元宇宙的虛實之旅
22
Dec
2022
2022年初,《善哥聊天室》介紹了元宇宙大爆發的前景,以及一些將要實現的產業科技與技術,那麼到了年底,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一部電影,它可能是多數觀眾朋友們對元宇宙最初想像的起點——《駭客任務》系列電影。究竟《駭客任務》裡討論了哪些,當年看似不可思議,如今卻有煞有其事的未來科技呢? 當年看《駭客任務》的你是否幻想過,如果能像電影裡面的人類一般,靠著一條管子連接線路,就能夠真正地 surf the Internet?如今腦機介面似乎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此外,你會不會覺得學習好辛苦,為什麼人腦不能像電腦一樣自由地上傳或下載知識?尤其如果能在夢境中學習,那就更好了。雖然說自由傳輸知識到大腦目前還做不到,但睡眠學習法竟然真實存在? 我們這次特別邀請到台灣大學心理系的副教授,同時也是腦與意識實驗室的主任謝伯讓教授,跟我們一起探尋《駭客任務》電影中,這些關於大腦、意識與心理的秘密。如果你還想知道什麼是桶中之腦、人造類器官,甚至多重人格障礙相關的知識,千萬別錯過這集《善哥聊天室》,與此同時,我們下一集還會從不同的面相,繼續解開更多《駭客任務》中的神秘科技面紗。
善科聊天室
【前進AI #08】衝擊!繪師將成歷史名詞?AI繪圖的藝術革命風暴來襲
08
Dec
2022
衝擊!繪師將成歷史名詞?AI 繪圖的藝術革命風暴來襲 今年八月底的時候,一則衝擊性的新聞如平地驚雷一般,瞬間打破了網路世界的平靜,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數位藝術」獎,竟然由 AI(人工智慧)所繪製的圖畫奪得,瞬間引起大量議論:繪師已死?AI 將要取代人類了?那個叫 Midjourney 的 AI 繪圖軟體究竟是什麼來頭?以前 AI 繪圖不是連貓臉都畫不好嗎,什麼時候進步了? AI 繪圖到底是何原理,與大數據拼貼有什麼不同?前兩年大數據拼貼畫不出來的東西,為什麼今年 AI 繪圖就能夠達成了?明明 2022 年 8 月時,還只能畫古典油畫風格的遠景;到了 9 月也還是只能畫的好特定風格的人體;10 月初的時候,AI 所畫的圖,還只會用手吃拉麵,連筷子也不會拿,那手還畫的歪歪醜醜的;怎麼到了現在,我們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什麼圖是 AI 所繪製的。 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 Midjourney 台灣區非官方社群的創辦人,同時也是谷汩文化 Group.G 的林思翰導演,這位做為台灣 AI 繪圖的推廣者,來講解這場 AI 繪圖風暴究竟是怎麼颳起的,以及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怎麼看待 AI 繪圖對於藝術創作界帶來新的轉型與思辯。
善科聊天室
【聚焦教育 #07】學習歷程都做些什麼?回顧108課綱大蛻變!
01
Dec
2022
學習歷程都做些什麼?回顧 108 課綱大蛻變! 教育是現代社會最核心議題之一,但凡教育政策稍有變動,會深深地影響一整代學子們的生涯發展。善科教育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已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大學教授,以及國、高中一線的教師,於《善科聊天室》節目中,跟觀眾朋友們分享「教育」相關的議題。如今 108 課綱上路滿三年,已有完整的一屆國、高中生走出校園,是時候請來自教學現場的老師,和我們分享 108 課綱對學生所帶來的變化、教學上的得與失,還有現實層面需改善的部分。 本集我們邀請到中山女中的莊桂芬老師一起和我們討論 108 課綱,莊老師除了有幾十年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外,同時也參與 108 課綱課程編撰的過程,因此對於 108 課綱也會有較深刻的理解。相比於過去,108 課綱大幅減少知識導向的必修課程修習時數,增加能力導向的跨領域討論與思考,學生比起過去更能勇於去探索興趣與接納不同領域的知識。 但與之相對地,由於課程的嚴重複雜化,不論是教學端的老師、學校乃至於學生或是家長,比起過去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在比以往更加多元的面向,整體可能面臨教學連貫性與橫向整合能力的缺失,導致無可避免的疊床架屋,或讓教育端與學生勞心勞力、事倍功半,使得這項立意甚好的 108 課綱在實際施行三年後,留下不少待修正的問題。 不論您是不是學生、家長還是與教育相關的從業者,都應該關注於國家教育議題的發展,請一起來進來聽聽看,108 課綱的實施現況究竟為何,也一起思考如何讓台灣的變得更好吧!
善科聊天室
【我愛地球 #09】拯救宜居星球由我開始!從TCFD到ESD再造永續環境
17
Nov
2022
前兩集我們談論了企業社會責任 CSR 的風潮,以及淨零碳排與 COP26 之間的關係,本集我們一樣要聚焦在環保相關議題,特別邀請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的葉欣誠教授,來和觀眾朋友們透過《OKR 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這本書,談談如何在生活中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 你是否曾經想過糧食議題會與減碳息息相關?得益於便利的交通,人們更容易獲取產地直送的新鮮食材,卻往往會忽視了整個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碳排放;塑膠曾經被視作偉大的發明,但如今卻成為所謂的「環境殺手」,由於塑膠製造的方便、兼具強度、防水以及可重複使用的特性,曾被認為是優質的產品,但實際上塑膠由石化原料所製成,同樣會造成大量的碳排放,並且它無法輕易被分解,所以成為了生態殺手。 為了環境永續,你願意多付出多少價格來購買友善環境的商品?大家看完節目後可以思考看看,另外,為什麼明明修訂了友善環境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如今卻要大幅修正,重新訂立《氣候變遷因應法》,這中間的差異是什麼?還有,日前政府所公佈,受人矚目的《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究竟在說些什麼,具體實行上會遇到那些困難呢?新上路的 108 課綱中的三面九項,能夠很好的與環境教育做結合,提升下一代永續環境的素養嗎? 這一切的問題與答案,想必觀眾朋友們都很感興趣,那麼就一起來聽聽看葉教授過去如何推動永續環境教育,以及他對這些一提的看法與答案吧,讓我們一起「愛地球」吧!
善科聊天室
【我愛地球 #08】掌握淨零碳排的行動計畫,細探COP26背後的不正義危機
10
Nov
2022
地球的氣候變遷問題是目前國際上最關心的議題之一,《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可謂人盡皆知,但你聽說過「2050淨零排放」這個目標嗎?究竟什麼是淨零排放呢?為什麼又把目標期限訂在2050年? 過去人們相信氣候變遷來源自溫室氣體的快速增加,而溫室氣體中最大的元兇就是二氧化碳,所以只要新增加的碳與減少的碳達成平衡,形成碳中和就可以了。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夠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以外的氣體同樣需要得到重視,達成碳平衡也只是減緩溫度上升,並不能把溫度拉回過去的正常水平,所以就有了淨零排放(Net Zero)。 本集我們邀請到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的葉欣誠教授,以永續環境教育專家的角度,來和我們分享如何達成淨零碳排。其中,葉教授也將和大家分享到他對交通電氣化的看法,以及台灣的電動車在節能的背後,隱藏的電網高碳排危機;此外,葉教授也將為大家揭秘透過公關手段達成環保目的的「漂綠」手法;最後,我們也將一起回顧去(2021)年在英國格拉斯哥招開的 COP26 中,各國減排期中考的最終成績,並探討開發中國家面臨的公正轉型困境。
善科聊天室
【我愛地球 #07】投資人新觀點:ESG浪潮推翻股東價值最大化!
03
Nov
2022
你有聽過企業社會責任 CSR 和 ESG 嗎?過去傳統資本主義下的企業形式,公司經營往往追求企業與股東的利益的大化,對於員工、社會,甚至是對環境造成傷害則相對較少關注。二十世紀末,人們開始反思企業在追逐營利的同時,是否也該對與之接觸的人和社會有所貢獻與反饋,於是推動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近幾年來由於氣候變遷的加劇以及環保主義抬頭,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乃至於國家發現,僅專注在與人的和諧已經是不夠的,企業應當追求更高層次的永續發展目標,將環境保育和永續經營納入其經營理念當中,於是催生出了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 與過去的 CSR 除了理念涵蓋更加多元以外,最大的差異就是其訂立了明確可量化評估的目標,由聯合國訂定 2030 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為綱領,各國與眾多私人機構加以補充,使一個企業是否有達成它所聲稱的永續經營理念可以被更好的核實。 本次我們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的陳松興教授,來和我們聊聊 ESG 出現的起因、演變的浪潮,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重視環境、社會與永續經營,並以東華大學做為案例,來談台灣如何因地制宜的規劃 ESG;本集的最後,陳教授也對想要創業的年輕人,分享他對於新創公司如何進行環保與持續經營的一些想法。
善科聊天室
【數位新里程 #05】虛擬世界法規調適步履蹣跚,顛覆性科技「無法」可管?(下)
13
Oct
2022
上一集我們邀請到理慈國際法律科技事務所創辦人——蔡玉玲律師,來跟我聊有關虛擬世界法規目前碰到的一些問題,以及歐盟對此所做的一些法律制定的規範,想必觀眾朋友們一定聽得意猶未盡。本集我們繼續邀請到蔡律師,來和大家解析這些顛覆性科技的法律問題。而剛好台灣前段時間也有關於虛擬世界法律規範的爭議,《數位中介服務法》的草案由於爭議過大被暫時終止,但考量到未來網路世界發展的法規需求,沒有《數位中介服務法》,也會有其他數位開頭相似的法律出現,那麼究竟該怎麼修這個法比較好呢?在網路世界盜圖、模仿致敬其他人創意的事情屢見不鮮,NFT 的出現卻也引起其他侵權相關的爭議,究竟目前世界各國的法院怎麼審理這些顛覆性的科技案件?最後,AI 最近也變成一個讓法律界異常頭大的存在,前陣子美國一起 AI 繪圖軟體獲得政府比賽首獎的新聞,再次將讓 AI 是否具有權利,以及可能的犯罪議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善科聊天室
【數位新里程 #04】虛擬世界法規調適步履蹣跚,顛覆性科技「無法」可管?(上)
06
Oct
2022
網路世界發展多年,人們已經很習慣藉由網路來進行各種交易行為,雖然過去在購物時常會發生交易糾紛,但如今在多年的磨合與法律研議下,已有較完善的保障體制。然而這幾年突然出現的顛覆性科技——虛擬貨幣、NFT 等,似乎不太適用於現有的法律,國際間也開始出現法律改革的苗頭,這一切會如何發展呢? 我們特別邀請到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的共同創辦人——蔡玉玲律師,和我們談談虛擬世界法律規範的現況。虛擬貨幣交易在台灣需要交稅嗎?如果要交稅,則該怎麼計算?在台灣開交易所需要具備哪些要件?此外,蔡律師也會告訴我們:作為公司團體投資虛擬貨幣或 NFT 這些類虛擬資產,財報上該如何認列;歐盟今(2022)年通過的《數位服務法》(DSA)、《數位市場法》(DMA)分別規範的數位領域及重要規定。至於台灣對 DSA、DMA 又有哪些新的討論呢?請觀眾朋友們期待下一集的精彩內容,我們將繼續邀請到蔡律師來為我們分享台灣的數位世界法規之最新發展。
善科聊天室
8
9
10
11
12
©2019 SanCod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