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閉
複製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
▲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News
▼
▲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Activities
▼
▲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Media
▼
▲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Join Us
▼
▲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支持 Donate
▼
▲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分享網站
網站地圖
關於基金會 ▾
About Us
本會宗旨
組織架構
董事介紹
交通位置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
News
活動快訊
新聞稿
媒體報導
善科文集
本會公開資料
活動專區 ▾
Activities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校園講座申請
其他活動
影音專區 ▾
Media
活動照片
活動影音
競賽作品
加入我們 ▾
Join Us
志工招募
實習工讀機會
活動報名
Sign Up
捐款方式
捐款Q & A
企業合作
捐款明細
我要捐物
Previous
Next
善科聊天室
SanCode Chatroom
首頁
活動專區
善科聊天室
善科聊天室
科技文藝獎
科技大補帖
偏鄉科技教育
iWant
其他活動
天文特輯
善科聊天室
【傳產典範#02】MIT傳動元件稱霸世界,黑手的伊莉德交響曲
21
Oct
2021
台灣精密機械世界知名,在中部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群聚,更是世界上絕無僅有。過去精密機械是德、日企業的天下,台灣企業歷經一番學習摸索,到自行創新研發,終於在國際市場打出一片天。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中台灣精密機械龍頭-上銀科技的蔡惠卿(Enid)總經理,和觀眾朋友們分享該公司如何憑藉研發創新、品牌行銷與國際佈局,逐步走上全球前二大傳動系統元件大廠的寶座。歷經時間和國際政經局勢淬鍊的上銀科技,即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一樣能夠憑仗「反脆弱」的特質,成為 V 型反轉的典範;而更難得的是,上銀科技也是台灣傳統產業走向智慧製造的最佳導師和夥伴,政府 2017 至 2020 年推動的「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領航計畫(簡稱「水手計畫」)」即是代表作之一,E 總曾暱稱這段高潮迭起、眾志成城的傳產進化樂章為「灰暗工廠裡的伊莉德交響曲」。歡迎朋友們一起進來聽聽產業典範和成功 CEO 的故事,相信會有許多收穫的!
善科聊天室
【我愛地球#06】看不見的殺手最可怕,對抗PM2.5大作戰
14
Oct
2021
2015 年 2 月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前主播柴靜推出一部關於中國空氣污染的紀錄片《穹頂之下》,片中探討並呼籲民眾關心空氣污染的問題,從此 PM2.5 聲名大噪。PM(Particulate Matter)是懸浮微粒的意思,根據其大小有 PM10、PM2.5 和 PM0.1 等等之分,其中為什麼以 PM2.5 最為棘手?台灣近年每到冬季,空氣污染程度便快速上升,嚴重時甚至到達危害健康的紫爆程度,而造成紫爆的 PM2.5 又是些什麼成分?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人稱「毒理威廉」的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明威教授,除了介紹 PM 的相關知識外,也要告訴我們生活上如何與 PM2.5 對抗。當我們感覺到空氣很糟糕時,戴口罩是不是就能有效阻擋 PM2.5 的進犯?家用空氣清淨機種類繁多,民眾該如何選購和使用?日常又該如何透過飲食來減少體內的自由基,避免 PM2.5 進入人體後造成傷害?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招教授的解答吧!
善科聊天室
【我愛地球#05】未來地球會是什麼樣子?解析最新氣候變遷評估報告
07
Oct
2021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今(2021)年 8 月 9 日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AR6),這是地球最新的健康檢查報告。2013 年公布的 AR5 催生了《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成員共同設定全球平均氣溫升幅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水準 2°C,以及努力使不超過 1.5°C 的積極目標,期有效降低氣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這幾年科學界累積了許多新知識和新發現,AR6 長達 3,949 頁的科學證據,明白揭示地球面臨的危機是千年以來的;也提醒世界各國再不全力以赴,氣溫升幅不超過 1.5 ℃ 的目標恐將失守;而更嚴酷的事實是,並非今日減碳明天氣溫就會降低,不及早達成淨零碳排(Net zero),恐難避免更多的生命與財產損失。這些訊息對極端氣候已成常態的台灣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特別邀請氣象達人彭啟明博士來為我們詳細解析 AR6,並從氣候風險專業出發,誠摯建議台灣的政府、企業和民眾,能對氣候變遷議題有正確認知、決心和行動。
善科聊天室
【哈囉虛擬人#08】預見百歲新未來,數位科技是長照的解方?
30
Sep
2021
高齡者長期照護,已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課題。根據內政部統計,去(2020)年底我國 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超過 16%,估計 2025 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更令人憂心的是,國人的平均壽命雖達 81.3 歲,但其中「需要靠他人照顧」的年數長達 8 年以上。過往民眾通常只有在生病或受傷的時候,才會接觸醫療照護體系,但其實預防勝於治療,如果能從「精準醫療」進階到「精準健康」,平時透過各種數位科技關注個人環境改善、健康維持和疾病預防,將有助於減緩健康或亞健康狀態者演變至失智失能階段,對於降低高齡者被照護期間有實質幫助。本集特別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特聘教授、國際護理榮譽學會中華民國分會理事長劉影梅女士,分享「精準健康」概念與透過數位科技落實推動的許多實際案例,並探討未來虛擬科技在居家照護上有那些運用的可能性,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夠健康快樂好好變老,一起進來聽聽吧!
善科聊天室
【聚焦教育#03】陽明心學到線上學習,貫通古今的教育典範
23
Sep
2021
今(2021)年《亞洲週刊》公布第六屆全球傑出青年領袖大獎,臺灣由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復教授榮獲此殊榮,他是該獎項從設置到目前為止,首位獲獎的傑出思想家。陳教授專業領域在中華思想史、東亞文明史與本土心理學,深耕於通識教育、生命教育與實驗教育。由於深感華人如果沒有心靈覺醒,則中華文化將無法獲得真實的復興,人心也不可能在衝突不斷的變局中獲得安頓,陳教授除發展會通中西、橫跨領域的通識教育,積極倡導心學的生命教育外,並拍攝磨課師(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期待高深的學術思想更容易被社會認識與學習。在教師節前夕,我們特別邀請陳教授現身說法,除了分享如何不落傳統教學窠臼,積極擁抱與善用數位科技外,也要一起探討近年素養教育與自主學習興起,學生的表現是否確實不同以往?還有,身為一位思想家與教育典範,又將推動什麼新的實驗教育,好讓大學變得更不一樣?
善科聊天室
【創新金融#05】金融市場大洗牌!虛擬貨幣是戰爭還是奇蹟?
16
Sep
2021
比特幣日前正式成為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之一,而同期間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卻對虛擬貨幣加強監管力道。不論世界各國政府的態度是擁抱、抗拒或者曖昧不明,虛擬貨幣確實已在全球金融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由於去中心化、不具備擔保資產等特性,虛擬貨幣的可靠性屢屢受到質疑,價格的劇烈波動更讓一般大眾心生畏懼,錨定法幣的穩定幣(Stablecoin)於焉誕生。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長期關心虛擬貨幣相關議題與法律規範的前立法委員許毓仁先生,除了解說穩定幣如何成為傳統金融與加密金融的橋樑外,也將分析各國是否發行數位貨幣的主要考量和進程,並從政府的角度探討虛擬貨幣這種新型態金融工具可能衍生的相關問題及可行對策。就投資人而言,虛擬貨幣掀起的千般波浪可能是獲得「幸福」的唯一機會,也可能是通向「債務地獄」的大門,福兮?禍兮?民眾是該逐波奮勇向前,還是作壁上觀?我們來聽聽許委員的建議。
善科聊天室
【創新金融#04】被吹捧上天的NFT,終將成為下個世紀騙局?
09
Sep
2021
2009 年區塊鏈為加密貨幣揭開序幕,不數年便已進展到區塊鏈 2.0,而去(2020)年下半年起更有一股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風潮在加密貨幣市場異軍突起。前一集寶博士為我們提點關注虛擬世界和加密貨幣市場發展的必要性,也介紹了 NFT 的運作和發行實務。本集我們邀請到大家熟悉的科普專家曲建仲博士,系統化解說從區塊鏈 1.0 到區塊鏈 2.0 的主要突破是什麼?究竟什麼是「同質化」與「非同質化」?和加密貨幣發行有關的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又是怎麼回事?還有,NFT 屢屢爆出天價交易是否藏有什麼貓膩?這究竟是一次數位科技創新的大爆發還是金融炒作的新騙局?多聽聽不同專家的觀察,你會對加密貨幣的本質和發展有更多的體會。
善科聊天室
【創新金融#03】比特幣好比新世代核彈?數位藝術竟成致富捷徑?
02
Sep
2021
比特幣是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虛擬貨幣。今(2021)年 4 月比特幣價位衝破 6 萬 2 千美元,創歷史新高,各國金融監管機關隨即祭出查帳、課稅等重手,致使其價格大跌,但目前又拉回 5 萬美元上下水位。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人稱「寶博士」的葛如鈞教授在今年初提出「比特幣核彈說」,完美解釋隨著比特幣爆炸式成長,各國政府一方面嚴厲警告,一方面又允許企業合法合規購買,以及民眾雖忐忑不安,卻又爭相持有的現象。寶博士也透過「虛擬世界論」提醒民眾,人類正在往虛擬國度移居,虛擬化的生活將指日可待,必須積極做好準備,才能及早插旗確保優勢。還有,最近一年來,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拍賣成交新聞,它們都與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簡稱 NFT)有關,寶博士也要告訴我們 NFT 是什麼?適合在那些場域應用?一般人如何發行自己的 NFT?如果你對寶博士的理論和虛擬貨幣實務充滿好奇,請勿錯過本集精彩內容。
善科聊天室
15
16
17
18
19
©2019 SanCod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